=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国家新闻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36连载  
发布时间 2025-04-18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36连载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二章 5 165-16820254  18    

 

那时尼科尔斯基年仅23岁。过去中国学者对这位参加一大的俄国人研究甚少,他的由来、身份、去向含糊不清。1986年,荷兰发现斯内夫利特(马林原名)档案,才搞清尼科尔斯基身份。手稿中写道:“19216月,书记处派尼科尔斯基到上海工作,我也同时到达那里。和尼科尔斯基同在上海期间,我只局限于帮助他执行书记处交给他的任务,我从来不独立工作,以避免发生组织上的混乱。”“尼科尔斯基同志从伊尔库茨克接到指令说,党的会议必须有他参加。中国同志不同意这样做,他们不愿有这种监护关系。”

马林手稿表明,尼科尔斯基由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派来,马林是他的助手。马林是共产国际执委,而且列宁亲自推荐来华,为什么成为23岁的尼科尔斯基的助手呢?原因不得而知,恐怕由于尼克尔斯基是俄国人,而马林不是俄国人。这只是个猜想。

一大结束后,尼科尔斯基继续为赤色职工国际做工作,他参与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就是一例。19588月,包惠僧回忆说:“约在8月初组织工作方面召集我们开会,张国焘传达马林和李克诺斯基的意见:要设立一个领导工人运动的专管机构,定名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拟定了一个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纲要”。

接着,尼科尔斯基参与派遣一批代表出席19221月召开的莫斯科会议。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说:“当我向他说,我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可以马上动身时,他就从自己的写字台的抽屉里取出一张某个商行的公文表格,表面看,这张纸很平常。让我看过后,他说:‘这张表就是您的身份证,上面被大头针压有印痕,这是暗号。’他向我详细地讲述了如何秘密地把这张卡片交给所规定好的满洲里的一个理发馆的老板,这个人把我送过边境。”有了尼科尔斯基给的证件,张国焘顺利抵达伊尔库茨克,然后到莫斯科出席会议。

1989年,卡尔图诺娃在苏联《远东问题》杂志发表《尼科尔斯基:一个被遗忘的参加过中共一大的人》。根据她的研究成果,尼科尔斯基原名涅伊曼·尼科尔斯基·弗拉基米尔·阿勃拉莫维奇,生于1898年,1921年加入俄共(布),在远东赤塔商学院读完三年级课程。1919年至1920年在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服役。1921年转入共产国际机关行政处工作,1921年至1925年在中国东北工作。1926年从哈巴罗夫斯克转到赤塔。1938年,因托派嫌疑而被捕入狱,1943年被错杀,终年45岁。后被平反。

尼克尔斯基曾在白军服役。他没有隐瞒这段历史。1925年填写了国家联合政治局工作人员调查表,1918年至1920年在谢苗诺夫军队里当列兵。在海参崴地区处清查第49党支部的非公开会议上。他讲述了自己当兵的情况。委员会认定他确实在那个连队当过兵并在连里的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中工作,通过了检查。

不难注意到,尼科尔斯基参加一大前,是从白军投诚的年轻红军士兵,进入共产国际机关后做行政,1921年加入俄共(布),随即派到中国筹建成立中共。他的浅显资历至少可表明两方面问题,一是远东共和国俄共(布)干部极度缺乏,以至把刚入党的年轻党员派到中国建党,他能说几句英语,估计是在赤塔商学院那几年学了些,远没出道。二是让年轻人领导步入中年的马林,足以表明共产国际信任的还是俄国人。不得不说的是,派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到中国建党,表明那时共产国际对在中国建立共产党不很当回事。

马林曾批评说,“伊尔库茨克局全都是俄国人”。赤塔的俄国人坚信,为开展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可以合作的人是吴佩孚,而不是孙中山,他们认为孙中山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家。他们同意支持吴佩孚。伊尔库茨克局只与赤塔政府合作,活动仅受俄国在华北的利益支配,别威连斯基在北京只待过很短时间,却发表文章明确提出吴佩孚是中国军阀中最开明的人士,而对国民运动领导人的同情却減低了。

19223月,西比里亚科夫从北京给列宁寄密信,分析中国现有党派及各自占有地区,提供每派武装力量及统治地区人口数据,结论是“直隶派占有最有利的战略地位,它几乎统治了人口稠密、具有巨大经济意义的整个华中和长江流域。与各竞争派别相比较而言,直隶派是最强大的,而且吴佩孚元帅作为军事领导人所取得的成就,为他进一步扩大影响和加强实力,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局面。”

吴佩孚看出来了,俄国人对他颇有好感。6月下旬,吴佩孚委托西比里亚科夫转给托洛茨基一封信。73日,西比里亚科夫给契切林和托洛茨基发密电,再次指出:“中国政治中的主要人物是吴佩孚将军,他掌握着军队、财政、交通以及内政部,南方多数省份现在投靠了吴佩孚,孙逸仙政府几乎彻底垮台。”

不能因此而埋怨西比里亚科夫。他的想法在共产国际中有代表性。俄国人寄希望中国“进步”军阀,不把刚诞生只有几十人的中共当回事,中共是俄共(布)的嫡传弟子只是理论说法。俄共(布)等不及理论上的嫡传弟子出落成人,要的是现成的中国可利用力量。

192212月,他在《共产国际》杂志发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夜》,说陈炯明是共产主义者,中共应以陈炯明大同党为基础建立。他明知中共已成立,但一字不提。他很快失宠,曾任《消息报》总编辑秘书和塔斯社英文编辑。1942年镇压,死后平反昭雪。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36连载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二章
5
165-16820254  18    

[ 点击数:16]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