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国家新闻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35连载  
发布时间 2025-04-07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35连载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二章 5 158-16520254   7   

 

5、两位主角没有到场,两名外国人出席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7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召开。除旅法小组因路远未派代表,各地代表陆续抵达上海。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13人是: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陈公博,旅日小组周佛海。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其人在广州与陈独秀谈工作期间,受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两位重量级大佬即“南陈北李”没出席一大。陈独秀虽被确定为大会主席,但正在广州为筹备校舍经费四处奔忙。而且语言张扬,被上海当局注意到,心有余悸,故未来沪。

李大钊未参加一大原因,罗章龙说:“1921年暑假将临的时候,我们接到上海方面的通知(时独秀亦从南方来信,不在上海)要我们派人去参加会议,我们对会议的性质并不如事后所认识的那样,是全党的成立大会。时北方小组成员多在西城辟才胡同一个补习学校兼课,就在那里召开了一个小组会议,会上推选赴上海的人员。守常先生那时正忙于主持北大教师索薪工作(原索薪会主席为马叙伦,马因病改由守常代理,这次索薪罢教亘十个月之久),在场的同志因有工作不能分身”。

一大召开时,有两名外国男子与会。年纪大些的被与会者称为马林,本名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荷兰人,是共产国际的代表;年轻一些的那我叫弗拉基米尔·阿勃拉莫维奇·涅伊曼,被称为尼克尔斯基,是个俄国人,是赤色职工国际代表。

一大共开了7次会议。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第一天的会议(马林后出席第六次会议),代表共产国际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马林介绍了共产国际情况。接着拟定会议日程。在24日会议上,各地代表汇报工作,交流经验。25日至26日,大会休会,由党纲起草委员会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27日至29日,大会继续进行,连续3天详细讨论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各地代表在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上取得基本一致意见。

一大通过的党纲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组织和严格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

大会选举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称为三人团。陈独秀担任书记,张国焘担任组织主任,李达担任宣传主任,主编《共产党》月刊。

马林1883年生于荷兰鹿特丹,后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入荷京大学,1902年加入荷兰社会民主党,在铁路从事工会工作。1913年前往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在爪哇三宝垄任商会秘书。19145月,发起创建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印尼共产党前身),创办了荷兰文《自由呼声报》。后来创办印尼文《人民呼声报》。

马林身材高大,虎背熊腰,衣着随便,是印尼共产党创始人。当时荷属东印度最大的群众组织是伊斯兰教联盟,也开展反殖斗争。他让信仰马克思主义却力量弱小的社会民主联盟保留原织,成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伊斯兰教联盟。这种“跨党”合作的方式推动了当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这点很重要,他后来把这种做法搬到了中国。

19205月,马林以印尼共产党代表身份参加共产国际二大筹备。在共产国际二大当选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列宁亲自担任共产国际民族和殖民地委员会的主席,马林被任命为秘书。

共产国际挑选赴中国帮助建党人选时,列宁认为马林合适。马林能讲英语、德语、法语和荷兰语,稍懂俄语。1921421日,马林从意大利威尼斯上“英斯布鲁克”号轮,驶向上海。530日,荷兰驻沪代理总领事致函上海工部局,通报马林和巴尔斯(印尼共产党人)前往上海,务必“密切注意他们的行动”。63日,马林下榻于上海大东旅社32号房。翌日前往荷兰驻沪领事馆办手续,称自己是日本《东方经济学家》杂志记者。他很快离开大东方旅社,住进麦根路32号公寓。后与中国人交往时则用化名倪公卿。

马林于19216月到北京,通过维经斯基找到李大钊,提议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以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代表12人和陈独秀的个人代表包惠僧到会后,马林代表共产国际祝贺。他说:“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共产国际增添了一个东方支部,苏俄布尔什维克增添了一个东方战友。”

当马林说到列宁期望着中国建立共产党,期望世界的东方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时,倘不是他事先关照不许鼓掌呼口号,以免惊动密探,代表们肯定热烈鼓掌和高呼口号。中国年轻的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了解不多,马林在会上做了介绍。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跟斯诺谈话时,对马林的印象是“精力充沛,富有口才。”包惠僧回忆:“他对马克思、列宁的学说有精深的素养,他声若洪钟,口若悬河,有纵横捭阖的辩才,我们在他的词锋下开了眼界。”

一大之后,马林认为只有几十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应与号称拥有几十万党员的国民党合作,才能使自身发展。他192112月赴广西桂林拜望孙中山,提出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并介绍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孙中山表示,这与他的民生主义原则相符合,自己虽不信奉马克思主义,思想却基本一致。此行虽然没有正式达成合作协议,却为后来孙中山确定“联俄容共”政策最早牵了线。

1922727日,苏俄政府派外交代表越飞来华,马林同行。他将共产国际远东局对中国支部的指示,打印在衬衫上。马林会见陈独秀时,将衬衫交给了他。印在衬衫上的文件如下:“根据共产国际主席团718日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把地址迁到广州,所有工作都必须在菲力浦同志紧密联系下进行。共产国际远东局维经斯基  19227月 莫斯科”

文件中提及的菲力浦同志即马林。陈独秀看罢,久久沉默。二大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这是组织原则,现在必须照文件执行。马林的这件衬衫,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如今被保存在荷兰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

19228月底,中共在杭州西湖召开中央全会,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意见,他在发言中坚持共产党员必须加入国民党。尽管马林有共产国际的尚方宝剑,但他的意见受到陈独秀、张国焘及蔡和森的激烈反对,反对者论点是:国民党主要是资产阶级政党,不能因为国民党内包容了一些非资产阶级分子便否认他的资产阶级的基本性质。最后,陈独秀倔头倔脑地表态说,如果这是共产国际的不可改变的决定,我们应当服从,至多只能申述我们不赞同的意见。经过讨论,中共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意见,决定实行国共合作。

1923612日至20日,三大在广州召开。马林作了长篇讲话。三大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中国国民党,作出决议。此后,共产党员陆续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正式展开。

1926年后,斯大林开展对托洛茨基的斗争。马林站在托洛茨基一边,宣布退出荷兰共产党。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荷兰,19423月,马林落入纳粹之手,414日倒在纳粹的枪口下。

 

 

长期以来,尼科尔斯基不为人所知。19203月,维经斯基来华,19211月回国,任务由尼科尔斯基接任。一大期间,尼科尔斯基则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形势以及赤色职工国际和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情况。

尼科尔斯基只会母语,懂点英语,与中国人交流困难,在一旁静听。张国焘、马林发言后,他向大会宣布共产国际远东局成立情况和赤色职工国际即将成立消息,建议将大会的情况向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拍电报,告知大会进程。根据他的建议,一大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说:“我们在这里非常高兴地说:希夫廖特同志(即马林)和尼柯尔斯基同志出席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并给我们做了宝贵的指示。尼柯尔斯基同志把成立远东局的情况告诉了我们,并向我们述说了他对俄国的印象。在这个报告以后,根据尼柯尔斯基同志的建议,我们决定打电报给伊尔库茨克,告诉他们代表大会的进程。”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35连载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二章 5 158-16520254   7   

[ 点击数:12]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