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国家新闻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34连载  
发布时间 2025-04-02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34连载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二章 4 155-15820254  2    

 

 

社会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组织,是孕育中共胚胎的母体。这种同盟是暂时的,不久即分道扬镳。陈独秀提出组建政党,靠的是有“独立信仰”的“中坚分子”组建依赖国民为后援的政党,该政党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组成人员以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为首要前提。在建党立足点上,维经斯基与陈独秀存在巨大的分歧,争议不可避免。

维经斯基急于把中国各方面力量打包,认为“中国革命运动最薄弱的方面就是活动分散”,最初不是建立纯正共产党组织,而是和各种革命力量取得联系,建立包括多种革命力量的中心组织,开展各种宣传和组织工作,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建立纯粹共产党。

维经斯基19206月信中说,他“主要从事工作是把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中心组织。正着手筹备召开华北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联合代表会议。当地的一位享有很高声望和有很大影响的教授(陈独秀),现写信给各个城市的革命者,以确定会议的议题以及会议的地点和时间。”这里说的“中心组织”并不指共产党,而是无政府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的同盟。

按维经斯基之意,无政府主义者进入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么一来,头绪乱了。北京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报告称:“在去年10月(共产主义组织)产生时,有几个假共产主义者混进了组织,这些人实际上是无政府主义分子,给我们增添了不少麻烦。”

据张国焘回忆,北京党组织建立时9人,其中5人是无政府主义者。维经斯基1920817日报告称:北京首先成立了革命局。成员有李大钊、柏烈伟、黄凌霜、华林等,一批无政府主义者在里面起作用。李大钊和维经斯基认为,中国革命离无产阶级专政还很远,无政府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可以不计分歧,携手并进。

而无政府主义者无法与马克思主义者携手。维经斯基1920817日报告派米诺尔到广州组建革命局。广州共产党1921年报告提到:去年年底别斯林到广州建立俄国通讯社,在《劳动界》周刊上发表文章,黄凌霜把他们引荐给广州革命界,这样一来,他们被无政府主义者包围了。尽管组织了共产党,但与其称作共产党,不如称无政府主义的共产党。执行委员会9个委员,7个是无政府主义者。

192091日,西比里亚科夫在莫斯科写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报告称:“中国科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依靠工人和学生组织,该科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汉口、南京等地为共产主义组织打下了基础。最近要为最终成立中国共产党举行代表大会。”

北京、广州按维经斯基的指示工作,对无政府主义者情有独钟,给建党造成麻烦。维经斯基把社会主义者同盟说成革命局,从组织革命局之始,就将无政府主义者作为依靠对象。共产党有纲领,有目标,有章程,不是捡到篮里就是菜。维经斯基的革命局是个大杂烩,无论北京还是广州,对创建中国共产党不起积极作用,只是制造麻烦。

施存统与俞秀松的《工读互助团底实验和教训》一文最早表露出对无政府主义的鄙弃与否定。此后陈独秀将无政府主义者概括为四个反对,反对政治、反对法律、反对国家、反对强权,说他们不分这政治、法律、强权、国家是资产阶级的还是劳动阶级的,一律诅咒。

无政府主义组织的口号是“绝对自由”,陈独秀认定“要绝对自由就不能联合,要联合就不能绝对自由”,若常常固执个人或小团体的绝对自由,自由退出,自由加入,东挪西变,仍是一堆散沙。他发表了一系列剖析无政府主义的文章,他的《谈政治》剖析无政府主义者主张,是中国用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划清界限的第一人。

维经斯基并非陈独秀想的那样,没读过列宁《国家与革命》,不知俄共(布)对无政府主义者态度,有些盲目推崇柏烈伟。柏烈伟与黄凌霜组织社会主义者同盟,与无政府主义者纠缠在一起。陈独秀的想法与远方来客南辕北辙,对维经斯基提的社会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联合持消极态度。维经斯基既不能说服陈独秀,又由于无政府主义者不成样子,也无法抛开陈独秀另起炉灶,只得接受陈独秀的意见,终止同无政府主义者的合作,肯定陈独秀在上海的建党工作。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34连载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二章 4

155-15820254  2    

 

[ 点击数:9]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