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国家新闻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31连载  
发布时间 2025-03-17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31连载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二章   3

140-1452025317

 

李大钊同维经斯基重要的是交换意见。李达说:“当时李大钊同志等很诚恳地和这位好朋友(维经斯基)交换了意见。”交换意见的重要内容是建党问题。李大钊同维经斯基见面后的又一项内容是谈俄国对华政策。维经斯基来华和《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有密切关联,苏联远东外交委员会抄送苏联第一次对华友好宣言译电,时间为1920324日。宣言称:“劳农政府把中东铁路矿产林业等权利及其他由俄罗斯帝国政府,克伦斯基政府,土匪霍尔瓦特、谢米诺夫,和俄国军人律师资本家所得的特权,都返还给中国,不受任何报酬。”

经过一段活动,维经斯基把注意力转到上海。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上海是产业中心。罗章龙回忆,维经斯基离开北京前召开会议,在会上讲了话。李大钊简明致词,说:我们这些人只是几颗革命种子,以后要好好耕作,把种子栽培起来,将来是一定会有收获的。

维经斯基何时到上海?陈公培在《回忆党的发起组和赴法勤工俭学等情况》说,1920年五一节前,他参加陈独秀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活动时,维经斯基也参加,说明维经斯基5月前就在上海。

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引用1920419日上海日本谍报机关《上海电第38号间谍通报》:“波塔波夫从其头领塔拉索夫(维经斯基化名)处得到资金,作为当地的过激共产党人,正在开展活动。”可推断,维经斯基在419日前已到上海活动。

19206月,维经斯基给上级的信中谈到,“目前,我们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把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组织一个中心组织”,群益书局是《新青年》的出版机构,可以作为核心,把这些革命团体团结在它的周围。维经斯基认为,中国已具备建立共产党的条件。他在信中说:“中国革命运动最薄弱的方面就是活动分散。”为了协调和集中各个组织活动,他已经委托陈独秀向各地的革命者发出信函,“以确定会议的议题以及会议的地点和时间”。

 

3、把党的名称确定下来

陈独秀到上海后,住在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是一座北朝南双开间的老式两层石库门楼房。太平天国时期,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举家拥入租界,外国房产商大量修建住宅。围合是上海住宅主要特征,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收吸收了江南地区汉族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

《新青年》编辑部设在楼下客堂,陈独秀着手复刊。复刊后的《新青年》不仅宣传新文化,而且宣传马克思主义。那时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相当陌生,这里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有229万人口,全国工人队伍发展到接近200万,其中上海有51.4万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强。五四运动后,上海的罢工、罢市、罢课运动很多,仅半天时间,全市没一家商店开门做生意。工人们喊出,“吾辈数十万工人,愿牺牲生命,为学界商界后援,与野蛮的强权决战”。

学生经济不独立,干什么都没有后劲,吵吵一通又回到课堂,对现政权不会产生致命威胁。工人阶级就大不一样了,有组织,一旦罢工不干活儿了,社会的某部分就得坍塌。即便是卖东西的店员,他们关了店铺,附近的市民马上就不干了,会向当局讨个说法。

1920年初,陈独秀对劳工热情起来,《新青年》等刊物上连续发表《告新文化运动的诸同志》、《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主张宣传工人阶级的重要社会地位。4月中旬,陈独秀联合中华工业协会等工界团体筹备召开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上海5000多工人于51日举行集会,提出劳工万岁等口号,通过《上海工人宣言》。

《新青年》76号为劳动节纪念号,发表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和美、英、日等国劳动运动介绍和上海、天津、无锡、唐山等工业城市产业工人情况报告。这年,陈独秀在报刊上发表约20篇关于工人运动的文章,称“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是台柱子”,世界上“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希望工人群众迅速觉悟起来。

对建党,陈独秀的思想经历了转变过程。早年他认为“政党政治不适用于今日之中国也。”俄国十月革命后,他说:“社会中坚分子应该挺身出头,组织有政见的有良心的依赖国民为后援的政党,来扫荡无良心的无政见的依赖特殊势力为后援的狗党。”

维经斯基到上海会见陈独秀,访问《新青年》、《星期评论》、共学社等杂志负责人,举行座谈。李达回忆说:“由于多次的交谈,一些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

19203月,李大钊在北大主持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六七月间,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等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初步定名为社会共产党。

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相当生疏,有人提出尽快将党纲搞起来,他则表示我们不必做中国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就发表个《共产党宣言》,我们只是要做边学边干的马克思主义的学生,现在可以先将中共组织起来,党纲和政纲留待正式成立后再决定。

这时的党纲,张国焘称“独秀从伍廷康得来”,大致内容:共产党原则:A、没收一切资本,没收银行矿山,废除个人压迫个人,经济上社会共有。B、领导工人阶级获得政权,打倒反动势力,过渡到消灭政权。C、消灭一切阶级。共产党目的:A、要进行阶级斗争,团结工人由经济争斗发展到政治争斗夺取政权。B、取得政权以后,发展阶级争斗。C、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以大规模生产为基础。

张国焘说这个党纲翻译成中文时有下面几条:无级专政,国际组织,不准做官。据张国焘回忆,约在1920820日左右的一个晚上,维经斯基到陈独秀寓所交谈,此时陈独秀已“有把握可以发动组织中国共产党”,维经斯基“向他表示共产国际将予以支持”。

次日,陈独秀向张国焘慨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基础薄弱,至今连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没中译本。认为我们要做的工作十分繁重,“如果能与共产国际建立关系,无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这一运动的实际经验上都可以得着莫大的帮助”。陈独秀还说:“如果共产国际能派一位得力代表做我们的顾问,我们也将获益不少。”

维经斯基与李达交往后,在上海开设外国语学校,鼓动陈独秀、李汉俊组织共产党。最初他想邀请张东荪参与,而陈独秀认定张有旧政客味道,排斥在外。最终参与发起的8人: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时在日本)、杨明斋、李达。

发起人首先拟定类似党章的东西,只有二张八行格纸,党纲更简单,只有“劳工专政,生产合作”数字。公推陈独秀任书记,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陈独秀函约李大钊在北平组织,王乐平在济南组织;陈公博在广州组织;毛泽东在长沙组织;张申府在法国组织;施存统在东京组织;武汉则由李汉俊自己回去组织。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31连载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二章   3

140-1452025317

[ 点击数:17]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