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国家新闻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29连载  
发布时间 2025-03-07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29连载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二章  2   130-13520253 7   

 

 

        2、路径:维经斯基—柏烈伟—李大钊—陈独秀

20年代初,中国出现建党可能性,俄共(布)开始往中国派遣联络员。威连斯基西比里亚科夫1912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曾起草苏俄政府1919725日发布的《致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他最早建议设有远东各国人民(包括中国人)代表参加的东方局。俄共(布)中央批淮他和加蓬各自提交建议。在伊尔库茨克建立隶属于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领导的东方局,任命西比里亚夫为外交人民委员部远东事务全权代表,加蓬为副全权代表。

19204月,西比里亚科夫派格里戈里·纳乌莫维奇·维经斯基赴华,他1893年生于维切布斯克,1913年去美国,十月革命后在海参崴加入俄共(布)。海参崴发生叛乱,他被叛军押送库页岛(萨哈林岛),串联关押者暴动回到海参崴。19204月以远东州委海参崴分局全权代表身份来华。东方民族处成立后,他被任命为该处的驻华全权代表,开始受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领导。

1920年夏,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成立,维经斯基归东方民族处领导。他第一次来华身份是俄共(布)代表,但仍可把他赴华看作是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组织联系的开始。

对维经斯基来说,中国是陌生国度19204月至19277月,他7年间7次来华,1927年回国后任全俄农业合作社园艺中心副主席。1947年莫斯科出版他关于中国讲演,1953年病逝于莫斯科,享年60岁。马林、尼柯尔斯基和他三人中,唯有他是正常死亡。

19204月,维经斯基到北京,中国名吴廷康,同行的有夫人库兹涅佐娃,助手马迈耶夫及夫人。俄共(布)西伯利亚东方民族处主席团布龙斯泰因和中国科科长阿布拉姆松19201221日给共产国际报告称:向中国派遣全权代表维经斯基同志及其两名助手季托夫同志(毕业于东方学院)和谢列布里亚科夫同志(朝鲜活动家)。所说的季托夫可能是杨明斋。《袁振英的回忆》说:“1920年某月,俄国派维经斯基来中国,留俄华工杨明斋和韩人安氏同来上海。”

“安氏”可能是安恭根或安秉赞。据石源华编著《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19194月李东辉在伊尔库茨克创建高丽共产党,派朴镇淳赴莫斯科寻求支持,列宁答允提供200万卢布。1920年初,李东辉派安恭根、韩馨权、吕运亨到莫斯科领取列宁许诺的60万卢布。

安恭根是安重根弟弟。1909年安重根在哈尔滨刺杀伊藤愽文后就义。安恭根到上海参加反日斗争。列宁援助款到上海,李东辉用于高丽共产党活动经费。李东辉在东北与日军作战牺牲,安恭根留在上海。1932429日,日本在虹口公园举办天皇寿辰庆祝大会,尹奉吉引爆炸弹,日本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被炸死,日驻华公使重光葵右腿致残,日军第9师团师团长植田谦吉左腿致残,日军第6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右眼炸瞎,日驻沪总领事村井仓松被炸伤。

维经斯基来华掩护身份是什么?俄罗斯社会政治历史档案记载,维经斯基一行赴华,“他们名义上是全俄中央合作总社理事会的工作人员”。对外称俄国珠宝商人。全俄中央合作总社是外贸机构,名义上属苏俄政府粮食人民委员部,在上海设有分支机构。索特尼科娃指出,维经斯基“担负的是非常秘密的任务:与中国激进社会活动家建立定期联系,帮助他们组织共产主义倾向的团体。”维经斯基没有在中国组织共产党的任务,主要是摸情况,看有没有可能性。

1918年夏季,柏烈伟拖儿带女到天津俄租界住下。俄国革命后,出逃的老毛子司空见惯,没引起多注意。他是研究《诗经》的汉学家,能说汉语。他说十月革命后他的财产被没收,受到迫害,只好逃到中国来,后到北洋大学当教授,以后又在北京大学当讲师。

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布龙斯泰因和阿布拉姆松给共产国际的报告证实,柏烈伟是俄共(布)党员。“迄今在中国的工作由个别俄国侨民做的,如天津大学教授柏烈伟(共产党员),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出版法文社会主义报纸《北京新闻》编辑”。

东方民族处给共产国际的报告称柏烈伟为“侨民”,说明柏烈伟长期侨居中国,不是短时间来华执行任务。但说柏烈伟是天津大学教授不对。早先柏烈伟是北洋大学俄文班教授,19211月为北大俄语讲师。北大档案保存的相对完整,有一份教务处192110月间致柏烈伟的函件,其中说:“请作函与柏烈伟先生:先生在俄文学系本科之钟点,拟请用以读讲俄文报纸,以练习学生阅读能力”。

高兴亚《五四前后的北大俄语系》一文表明,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伊万诺夫1919年任北大俄语讲师,曾任俄国庚子赔款委员会俄方委员。他研究中国农民武装红枪会名噪一时,代表作是《红缨枪》。布龙斯泰因和阿布拉姆松给共产国际执委会报告说,伊万诺夫是无政府主义者,自觉为俄共(布)工作,不是派遣者。作用可能仅限于和柏烈伟一起介绍维经斯基与李大钊认识及利用在法文《北京新闻》工作之便,用该报电讯设备为维经斯基与上级联系。在北大,他规劝学生加入翠花胡同的国民党左翼,不要贸然加入共产党。

翠花胡同东起王府井大街,西至东黄城根大街,9号曾是辫子军首领张勋住宅。1925年,原在织染局胡同的国民党北京执行部迁到翠花胡同,李大钊、于树德、张昆弟、缪伯英、何孟雄和国民党员路有于、王法勤等人曾经出入这条胡同。后来的国民会议运动、关税自主运动、三一八示威游行等酝酿和指挥,就在翠花胡同8号。

伊万诺夫主持俄语系工作,将柏烈伟降为讲师撵出俄语系。柏烈伟认为自己对俄语系设立有功,不应受如此对待。伊万诺夫说:“他不接受命令,不服从纪律,调他到加拿大工作,他不愿意离开中国,虽经呈请,但并未获批准,他竟自由行动,抗不奉命,在北大呆下了,之所以我还让他做讲师,就是为了照顾他的过去,他现在党籍、国籍都己被开除,所以你们不要误以为他代表苏联和党方。”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29连载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二章  2  

130-13520253  7

[ 点击数:22]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