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27连载
作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二章 第 1 节 119-125页2025年2月 27 日
第2章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尽管出现李大钊这样的先知先觉者,但李大钊单打独斗,身边不过聚拢几个学生。从极少数人觉醒到建立党,还有漫长的距离。李大钊是学者,没有拉竿子打算。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建立的呢?共产国际找上了门。那时,苏俄政权亟需在邻国发展组织,从外部寻求支持苏俄政权的力量,于是向中国派出了相关人员。 1、远东共和国:与共产国际接头 中国之所以会成立共产党,最初的萌动并不产生于中国,而是萌动于俄国。这话或许不容易理解,是怎么回事?得从头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俄国单枪匹马支撑协约国东线。十月革命后,苏俄政权宣布退出战争,引起协约国极大怨愤。俄国有个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由奥匈帝国战俘组成,不愿与布尔什维克为伍,吵吵闹闹要回国。苏俄政权允许该军团回国,但须从海参崴港口离境。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沿西伯利亚铁路前往海参崴,途中发生骚乱。协约国以解救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为名出兵,14国军队在海参崴登陆,北洋政府凑热闹,派出一支装备尽可能好的军队抵达远东。 十几年前,包括俄军在内的八国联军侵华,现在中国军队裹在“十四国联军”中侵俄。“十四国联军”中只有中国与俄国接壤。在这种情况下,苏俄政权向中国北洋政府摇了橄榄枝。 《加拉罕宣言》是苏俄政府副外交人民委员列夫•米哈伊洛维奇•加拉罕对中国的外交宣言,宣布废除帝俄与中国、日本、协约国签订的一切秘密条约,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俄政府和俄国资本家阶级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废除帝俄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租界,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放弃帝俄在中东铁路方面的一切特权。 苏俄政权树敌过多,要给中国政府甩出一个香饽饽,让中国不要跟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屁股后面撩惹苏俄政权。中国人哪里参得透俄国人的用心,不仅百姓单纯,就连政府也挺清纯,听说苏俄政权有可能归还几百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都当了真,傻呵呵的挺高兴。 列宁、托洛茨基领导的苏俄红军使尽浑身解数,总算把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平安送出境外,迫使协约国最高委员会于1920年初作出解除对苏俄政权的封锁,并把军队撤离西伯利亚。协约国其他国家的军队撤离远东,而日军却赖在远东不走,总想捞一把。鉴于在十几年前发生的日俄战争中俄军被日军打败,苏俄政权对日军有所戒惧。在这种情况下,1920年3月上旬,红军进入伊尔库茨克后,停止向东推进,避免同滞留在贝加尔湖地区的日军发生冲突。 古代中国,开展对外贸易有三大商道分别是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以及晋商驼道。晋商驼道萌于先秦,起于汉魏,渐勃于唐朝,崛起于宋辽檀渊之盟,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延绵两千多年,位于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结合部,晋商从雁门关出发,一路向北,以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与俄国开展国际贸易,伊尔库茨克是晋商驼道的终极之地,毗邻全球最大的淡水湖,也就是贝加尔湖。 伊尔库茨克在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贝加尔湖以西,南同蒙古相邻,为俄国远东的最大城市。1920年4月6日,苏俄政权宣告成立远东共和国,领土西自色格楞格及贝加尔湖,东至太平洋岸边的所有的前帝俄土地,面积150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0万,是苏俄政权和日军占领地间的缓冲地带。它号称不是工农苏维埃国家,而是民主共和国,接受俄共(布)中央远东局的领导,是列宁为首的俄共(布)中央为避免与日本直接交涉而暂时采取的权宜之计。 1920年,俄共(布)将在伊尔库茨克的西伯利亚局远东书记处改为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领导人由舒米亚茨基兼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1921年1月筹建,3月设4个部,分别是中国部、朝鲜部、日本部、蒙藏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书记是尼基简科,全权代表是舒米亚茨基。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在远东边境之外建立有利于稳定苏俄政权的组织,或者是反政府组织,或者是与邻国政府拉关系。 远东地区极空旷,几乎没有加工业、农业不发达,依赖从中国东北出口的肉、鱼、木材、面粉、油、布匹。远东共和国有很多中国商业公司,政府破天荒地允许中国商会可以有武装保卫队。 雍正年间,蒙古北部边境出现对俄国贸易商埠,买卖城矩形,北门与恰克图南门相对。街道直线延展,两侧分布院落。18世纪60年代,建房屋二百余所。中国商人用混杂俄语和恰克图俄人交流,夏天贸易量用“车”统计,冬天贸易量用“雪橇”统计。 远东共和国是过渡政权,自然想与中国北洋政府套近乎,派出以国防部副部长季诺维其•优林为首的代表团访华。优林领着一帮同志到了买卖城,干等了两个月,而中国这边就是不放行。那时,北洋政府挺坐蜡,要看协约国伙伴的脸色行事。 张斯麟是北京政府派驻沃木斯克军事代表,做梦也不会想到,居然成了中俄关系中的棋子儿。1920年6月,他带着北洋政府军事外交代表团抵达乌兰乌德,得到远东共和国主席诺谢科夫超规格宴请。克拉斯诺谢科夫请他电告北京政府,对被阻拦在买卖城的优林一行予以放行。他赶紧给北洋政府传话。北洋政府不愿当恶人,优林代表团在边境苦等两个多月后,被允许入境了,8月26日抵达北京。 那时协约国对俄国实行经济封锁,苏俄政权虽与一些国家开展贸易,但是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在外交上承认俄国,北洋政府不能走在西方国家前面,优林既然来了,可以就边贸问题磋商,但留有余地,外长不出面,由专门委员官员与优林晤谈,而且声明仅是非正式接洽。同时,边疆地方当局与俄国边邻地区的官员的磋商照常进行。优林到北京的最大收获是两国政府换文批准了《中俄新疆商约》。 1920年9月5日,以张斯麟为首的中华民国军事外交政府使团来到莫斯科,宣称此行目的是解决华工返回问题,并了解西伯利亚中国公民遭受损失情况,磋商保护在俄华人利益,并说获悉俄国粮食危机,特意随车运来面粉,赠送莫斯科及彼得堡的儿童。 协约国耳朵尖,很快就听到了风声,厉言逼问北洋政府,这是乍回事?立马,北洋政府立场后退,给张斯麟发去电报,强调此行只是“抚我侨民觇彼国情藉资应付”,“遇事只能相机妥与非正式接洽,藉察内情而资应付,并随时电候核夺耳也”,生怕张斯麟与俄国政府搞出热热乎乎的举动,让北洋政府没有回旋余地。 列宁看出来了,北洋政府对协约国的要求是心猿意马。俄国政府以接待全权代表团规格接待了无全权的张斯麟代表团。列宁和外交人民委员部领导人多次接见张斯麟,放风说,俄国政府可利用使团赴俄之机,争取就建立两国友好关系达成协议。在谈判中,俄国政府主动表示,希望在莫斯科有中国常驻代表,便于两国间的各种联系。张斯麟知照俄国外交人民委员部称,中国将向莫斯科、伊尔库茨克、鄂木斯克派任总领事,俄方还有啥说的,当然欣然应允。 随着接触的逐步深入,如何处置旧俄驻华公使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苏俄政权建立后,旧俄公使应停止公务,但囿于国际环境,北洋政府期望自动变换,以示“中立”,实际上容许旧俄驻华使领在中国存在。旧俄使领实际上失去办事能力,遇到中俄交涉各事,由中国各有关部门和毗邻俄国的地方当局自行酌定。到1920年夏,其他各国的旧俄使领大半不复存在,北京政府决定仿照办理。 9月23日,徐世昌总统命令停止旧俄驻华使领待遇。至此,中国政府与旧俄外交关系断绝。通向中俄关系正常化道路上的一个大障碍被排除。4天后,苏俄政府给北洋政府送了个大礼包,发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政府的宣言》(即《加拉罕第二次对华宣言》),称呼省略了“南方政府”与“中国人民”字样,只面对北京政府。这表明俄国要接续上1918年春中断的外交接触,加速和加强与中国中央政府的接触,以期建立和改善两国关系。 在远东共和国时期,苏俄政权不仅与北洋政府打交道,同时以远东共和国为基地,在中国培养反对现政府的组织,当然,为了不得罪北洋政府,干这种事只能不显山不露水地悄悄来。 鉴于共产国际与中国进步力量接触存在客观困难。1919年6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区委的加蓬写了份报告,建议设立远东各国人民(包括中国人)代表参加的东方局,帮助这些国家建立共产党。这个主意不错。1920年7月至8月,在伊尔库茨克组建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下设的东方人民处,充分考虑到加蓬的建议。1921年1月,以东方人民处为基础成立了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 俄共(布)中央委员会西伯利亚州局于1920年6月28日建立东方民族部,冈察洛夫为俄共(布)中央派往该部的全权代表。东方民族部主任是布尔特曼,加蓬为助理;经费由西伯利亚州局提供;地址在伊尔库茨克第四士兵大街。东方民族部一方面要给奉派赴各国的工作人员公开身份作掩护,另一方面要解决经费问题。有些来华者把在中国变卖珠宝所得到的钱留下一部分作经费。该部工作人员从最初的33人增加到1920年12月的57人,其中中国人约8名。该部设朝鲜、日本、中国、蒙古4处,中国处的负责人是阿勃拉姆松。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27连载 作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二章 第 1 节 119-125页2025年2月 27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