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时共享,能否缓解“停车难”? 2025/02/20来源:经济参考报 老旧小区“停车难”一直是城市治理的痛点。近年来,多地探索采用错时共享停车等方式解决“停车难”问题,成效如何?“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过去,重庆巴南区市民刘云波每天为停车犯愁,下班后在马路边到处找车位。如今,他家附近的鱼洞街道办事处为居民提供共享车位,他下班后将车停到办事处大院内,方便多了。重庆巴南区巴滨路一处企业所属停车场,白天职工在此停车,晚上则向周边居民开放。记者在现场看到,“共享车位”字样十分醒目。停车场负责人曾玲丽介绍,由于周边老旧小区较多,居民停车较为困难,120多个错时共享车位一经推出便全被居民预定。“目前,错时共享车位每月可带来约2.5万元收入。” “应继续深挖老旧小区周边共享车位资源,并聚焦学校、医院、商圈等重点区域精准发力,着力化解‘停车难’。”重庆巴南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王立说。 多地明确,错时共享车位收费标准不高于政府指导价,收费方式包括包月和计次、分时段缴费。一些地区的停车场推出较为优惠的价格。如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在多个商用停车场推出错时共享车位,月租价格在120元至360元不等。上海黄浦区滨江壹号院停车场项目经理刘凯说,正常车位对外租金是每月1200元,错时共享停车每月仅需500元。 党政部门应在错时共享停车方面“做表率”。业内建议,应在政策设计上推动、引导党政部门进一步开放车位,并纳入民生实事清单加快推进。 多名基层干部表示,目前,市场化企业参与错时共享停车业务运营的积极性较弱。应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动态差别定价等方面发力,打造成熟盈利模式,提升错时共享停车项目覆盖面。 此外,还应构建智慧停车“一张网”,打造智能共享停车位系统,提升错时共享停车质效。重庆邮电大学副教授杨亚西认为,应搭建线上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服务对接,并广泛接入居民小区停车位,做大停车位“资源池”;同时利用物联网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云平台,实时监测和管理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帮助管理人员高效管理。 刘凯还建议,应进一步提升共享车位的使用环境,包括优化停车场内的引导指示,明确共享停车区域;引入汽车美容、代客泊车等服务,提升整体便利性。(记者 黄兴 王辰阳李力可) 【责任编辑:刘子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