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二维码

 

 
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

 

 

北京中轴线连通城市水系、织补绿色空间

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

(世界遗产中的生态观照)

本报记者 潘俊强    

2025021905:5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春和景明,北京景山,蜡梅花开。站在万春亭观景台环顾四周,壮美中轴线尽收眼底。

 

全长7.8公里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宛如一条穿越时空的缎带,铺展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区域。它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从空间布局到建筑营造,再到轴线上的绿化植被,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如今,古老的北京中轴线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纵贯南北,连通古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宛如一条穿越时空的缎带,铺展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区域,自南端的永定门向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

 

自元代肇始,历经数百年至今仍然焕发勃勃生机,北京中轴线既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从古代“象天法地”的营城理念,到如今“留白增绿”的生态实践,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

 

北京的冬季,寒风凛冽,而在故宫里,却感觉风好像小了不少。“故宫北面是景山,可以挡住一部分北来的寒风。”王崇臣说,故宫的建筑坐北朝南,北窗小、南门大,利用太阳高度角实现冬季采光、夏季遮阳。景山是中轴线上的制高点,是古人在挖湖和人工河时堆出来的“小山”。“这是中轴线上生态环保的设计手法——挖湖堆山。”王崇臣说,这不仅有效利用了“建筑垃圾”,还成功营造了山水环绕的生态格局。古为今用,数百年后,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端建设时也借鉴了这一手法。

 

北京雨燕环绕正阳门城楼追逐竞飞的场景,已持续600余年,是北京中轴线重要的活态文化符号。每年4月至78月,北京雨燕从非洲南部飞抵北京筑巢繁殖,正阳门城楼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对栖息在正阳门城楼上的雨燕种群展开多年科学观测与生态调查,截至20247月,已取得近10.6万小时的监测数据。同时,科研人员探索设置人工巢托,提升雨燕繁殖率。经过精心保护,正阳门及周边地区雨燕数量逐年增加。

 

中轴线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需要汲取古人智慧,更需要发挥今人的力量。北京持续推动中轴线知识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公众参与成为中轴线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大亮点。“针对中小学生,我们连续推出‘北京中轴线蕴含的生态智慧’‘北京中轴线的古建筑生态智慧’‘北京中轴线雨燕与生物多样性’等课程,引导青少年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任安欣欣说。

 

在北京未来的城市规划里,南中轴将延长至永定河水系,北中轴则直达燕山山脉。中轴线不断生长,自然与人文交汇于此,共同书写着古都瑰丽的文明。

 

  《 人民日报 》( 20250219 14 版)

 

(责编:卫嘉、白宇)

 
[ 点击数:21]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