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国家新闻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24连载  
发布时间 2025-02-05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连载24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一章        14  节续   105-11020252   5 

 

 

191512月,参政院以“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名义上书“劝进”。袁世凯承受帝位。汤化龙赶紧发电报要李大钊回国参加反袁运动。李大钊哪敢怠慢,火速回国。汤化龙在上海,事多托李大钊代办。李大钊在上海活动两星期后返东京。

19166月袁世凯逝世,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7月,孙洪伊被任命为教育总长,不久转任内务总长。黎元洪素有宽厚之名,段祺瑞却刚愎自用,自恃北洋宿勋,压根就不把黎元洪当回事,大小事委之于国务秘书长徐树铮。徐树铮恃才傲物,处处越俎代庖,黎元洪忍气吞声,孙洪伊却对此愤愤不平。

孙中山哪知内情,一厢情愿,对孙洪伊抱蛮大希望,致函说:“先生以坚毅卓绝之力,出任其难,可为民国前途贺也。”孙中山打算派胡汉民、廖仲恺入京,同黎元洪、段祺瑞商讨国事,望孙洪伊“届时希为延接,并赐助力。”对此,孙洪伊只有苦笑。

1916815日,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发表《晨钟之使命》、《新生命诞孕之努力》两文。其中《晨钟之使命》一文申明办报的使命,在于唤起民族觉醒,并激励青年急起直追。《晨钟报》是北平民众舆论的一块重要阵地。它的时评栏目张扬积极的民族、民主意识,并以此考量社会新近发生的重大政治性事件。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是明朝杨继盛对联。1916820日,《晨钟报》刊出“铁肩担道义”,没刊后一句。9月,李大钊手书“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赠杨子惠,他是赵纫兰二姐夫。与杨继盛原作相比,有一字之改,把“辣”字改成“妙”字。

李大钊感到在《晨钟报》难发挥作用,发表《别泪》一文,流露去意,同时表示汤化龙若能“自崖而返”,那他“纵漂泊天涯,得闻君子忏悔之音讯,转徙穷途之身,仍当求所以效命于君子之前矣。”李大钊在政治立场上与汤化龙分道扬镳,未割断所有联系,而是希冀通过规劝方式使他悬崖勒马。

袁世凯认为欧战是狗咬狗,不想掺乎。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按此调行事。但段祺瑞从日本借到大笔钱,组织“参战军”,打算对德宣战。为此将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不想打仗的黎元洪施加压力。总统和总理发生矛盾,底下人挺难办。

府院之争双方均与汤化龙有夙谊,汤化龙出面调停。那时孙洪伊任内务总长,有人挑唆说汤化龙想为徐树铮弥缝,夺取内务总长。孙洪伊信了这话,对汤化龙憋一肚子气,迭赴东厂胡同见黎元洪,谮汤化龙已倒向段祺瑞,不要被出卖。北洋老人徐世昌调停,各打五十大板,免去孙洪伊内务总长和徐树铮院秘书长。孙洪伊任职仅4个多月即被罢免,前往上海。段祺瑞派江朝宗查抄孙洪伊在京住宅,并派刺客尾随到上海,刺客开枪误伤旁人,孙洪伊得以幸免。

19175月,黎元洪瞅准时机撤销段祺瑞总理,段祺瑞去北洋军老窝天津,指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一方总统府,一方国务院,府院之争不是成熟政治体制中的权利博弈。黎元洪和段祺瑞已有擦枪走火的危险。下一步就要退回用枪杆子交涉时代了。

孙洪伊与汤化龙掰了,二位都是李大钊的恩师,李大钊好生为难。他与孙洪伊的私交近于汤化龙,不肯按汤化龙的意思写文章攻击孙洪伊,引起汤化龙不满。高一涵回忆,汤化龙联合徐树铮与孙洪伊相抗,迫使李大钊著论文反击。李大钊与孙洪伊私交甚厚,直孙而曲汤。汤怒,阴命人撤去李大钊的论文,李大钊因此去职。

然而,不久后发生张勋复辟,汤化龙协助段祺瑞驱张有功,出任内阁内务总长。8月,李大钊发表《辟伪调和》一文,指责汤化龙等缓进派“与官僚武人相结,附敌同攻,助纣为虐,而一而再,不自悛悔,咎固亦居其强半,虽百喙而莫可辞也。”李大钊认为,汤化龙不同于北洋专制势力之流,依附北洋与国民党为敌的做法虽不可取,但最终目的是为实现宪政追求,只是方式运用不当。

汤化龙辞职下野后出国考察。19189月在加拿大维多利亚遇刺身亡。凶手是国民党员王昌,遂开枪自杀。李大钊没能看到汤化龙转变那天。君子和而不同,政治分野没有影响到私人感情。汤化龙灵柩运抵北京时,他到前门火车站迎灵致哀。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连载24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一章        14  节续  

105-10920252   5 

 

[ 点击数:28]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