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连载13 作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一章第7节(续) 55-60页 11月 20 日
陈独秀到上海时揣着一个大主意,要办一种“只要十年、八年的工夫,一定会发生很大影响”的杂志。对此,汪孟邹吃不上劲,选择群益书社的陈子寿、陈子沛兄弟,7月5日,陈独秀与群益书社商定妥,每月出一本,编辑和稿费为200元。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群益书社发行。次年9月改名《新青年》,自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出9卷54号。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负载着五千年的古老躯壳,《新青年》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它倡导科学,宣传民主,对重新构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体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陈独秀认为,要造就一个新中国,“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他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三事是近代文明特征。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 毛泽东说自己在读师范学校时,“就开始读这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恽代英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 《新青年》杂志出版发行前期由上海群益书社负责,创刊号用《青年杂志》名,后改为《新青年》。每6期为1卷,从第8卷始,由新青年社独立出版。《新青年》杂志为什么改名?后期为什么走上独立出版之路呢?1916年陈独秀给胡适的信中说:“《青年》以战事延刊多日,兹已拟仍续刊。依发行者之意,已改名《新青年》,本月内可以出版。”可见改名不是陈独秀的本意,而是出版商的建议。 陈氏兄弟之所以建议改名,是上海青年会说《青年杂志》和他们的周报《上海青年》名字雷同。北洋政府著作权法第25条规定:著作权经注册后,遇有他人翻印仿制及其他各种假冒方法损害其权利时,得提起诉讼。第29条规定:假托他人姓名发行自己之著作者,以假冒论。第36条规定:翻印仿制及以其他方法假冒他人之著作者,处500元以下,50元以上之罚金,其知情代为出售者亦同。其实《青年杂志》和《上海青年》区别明显,前者是月刊,后者是周报。但出版方陈氏兄弟为避免不必要的官司,建议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对《新青年》倾注了心血,但洛阳纸贵局面只是想象,每期印数连免费赠送的不过千余本,全数卖光也亏本(1917年,该刊最高发行量为一万五千册,仅保本)。陈老板暗暗叫苦,长此下去,非蚀掉老本不可。他毕竟不是登高一呼、应者如云的人杰,也不是大纛一举列者如蚁的领袖。他像个主妇,唱独角戏,使尽浑身解数煎炒蒸炖,但毕竟不是名厨,必须找到振聋发聩的突破口。 突破口在哪儿?反孔!孔子那套原本只是春秋战国的众多思想流派之一,之所以取得独尊地位,是适应专制主义统治需要。汉武帝时董仲舒上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从尼父褒成宣尼公、文圣尼父、邹同公、先圣、文宣王、文宣帝,被冠以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教育部公布每年10月7日为孔子诞辰纪念日。袁世凯下令“尊崇伦常”。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恢复前清祭孔规定。9月28日晨6点半抵达孔庙,换上绣有四团花的十二章大礼服,下围褶紫缎裙,头戴平天冠,由侍从官朱启钤、周自齐及侍从武官廕昌引导行礼,俎豆馨香,三跪九叩。与此同时,各省将军、巡按使在省会文庙祭孔,这是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 陈独秀认为,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1916年1月5日的《青年杂志》1卷5号,陈独秀批判维护封建专制政治的纲常名教。从2月起,易白沙、吴虞、陈独秀、李大钊撰写一系列批孔文章,认为孔教是中国社会前进的绊脚石,是造成“独夫专制”和“思想专制”的根本原因。 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8条建议: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讲求文法;不无病呻吟;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这是胡适与朋友讨论文学的议论,行文时后缩一步,《胡适口述自传》说,后缩这一步,是因为“考虑到那无可怀疑的老一辈保守份子的反对,我觉得我要把这一文题写得温和而谦虚。所以我用这个题目,说明是改良而非革命;同时那只是个刍议,而非教条式结论。” 对新文学革命,胡适曾豪情万丈,沁园春一词中写下:“文章革命何疑?且准备搴旗作健儿,要空前千古,下开百世,收他臭腐,还我神奇。为大中华,造新文学,此业吾曹欲让谁?”几日后,他自认为有些狂妄,把这首沁园春删掉了。 陈独秀却沒有这么温良恭俭让,在《新青年》1917年第2期发表《文学革命论》,为胡适搖旗呐喊。胡适对文学改良提出建议,陈独秀不再是“刍议”,而是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把文学革新与政治革新相联系,认为“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中国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他在文学革命大旗上写下: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忬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舗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鮮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瞭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胡适“刍议”仅对文体改革而言,陈独秀则对文体和内容革命。正统文人眼里,只有诗、古文、辞赋能登大雅之堂;白话文学如小说、戏曲、俚歌是鄙弃对象。新文化革命运动要革命,把它们请回属于它们在文学殿堂的位置,另一个内容是提倡白话文。 从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起,发表的大部分文章改用白话,采用新式标点符号,白话文成为运动,是由《新青年》发动的。必须提及,《新青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变革,白话文逐渐替代了文言文,从1920年秋季后,小学课本部份年级使用白话文作教材,到1922年小学教材全部使用白话文。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连载13 作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一章第7节(续) 55-60页 11月 20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