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连载12
作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一章第7节(续) 50-55页 11月 12 日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共和路径,一是成熟的美国式总统共和制,二是法国式议会共和制,或者说议会政党的内阁共和制。临时大总统孙文主张总统制,宋教仁主张内阁制。 宋教仁是湖南桃源人,1904年,华兴会成立,黄兴任会长,他任副会长。年底抵日本,在东京成立同盟会。1910年底从日本返上海,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召开国民党筹备大会,为国民党第一位组织者和缔造者。与孙文、黄兴缺乏议会政党经营操作能力不同,他在宪政民主的制度框架内,把国民党经营的有声有色。 1913年3月,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国民党获胜。暗杀在清末普遍发生,民国成立后又裹挟着民国踉跄前行。宋教仁欲循欧洲内阁制惯例以党首身份组阁,1913年3月20日被被刺于上海火车站,在医院抢救时他拟电报给袁世凯:“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哀言,尚祈见纳。”随即身亡,年仅32岁。 刺宋凶手是谁指派?孙中山称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于情于理解释不通。宋教仁最坚定反对的是孙中山,既没像章太炎、陶成章那样站出来挑战,也没像张百祥、刘公、孙武、焦达峰那样另行组织共进会,而是对孙文实施架空虚置,打算在国民党占据较大优势的议会中,通过议会政党责任内阁,实现“太平宰辅”的政治理想。 同盟会改组国民党以来,宋教仁是实际领袖,孙中山被晾在一边。袁世凯从骨子里厌烦孙中山,巴不得孙中山的搭档倒戈,因此送给宋教仁支票,帮助竞选。对此,宋教仁心知肚明,因此在临终前也只对袁世凯有所寄托,而对孙中山一个字也没留下。 宋案发生,袁世凯提出以司法手段解决。孙大炮表现蹊跷,自知不敌,却扬言攻打袁世凯。5月5日,李烈钧与谭延闿、胡汉民、柏文蔚发出通电,称袁世凯派人杀宋教仁。袁世凯大为火光,6月9日将李烈钧免职。6月13日,袁世凯二度发作,胡汉民被任命为西藏宣抚使,广东都督职位由陈炯明代替。6月30日,柏文蔚被免职。 李烈钧性情暴烈,在江西宣布独立,柏文蔚也要起兵。陈独秀是柏文蔚的铁杆儿,挥笔写就《安庆独立之布告》:“照得临时总统袁世凯凶残狡诈,帝制自为,戕贼勋良,灭绝人道,恶贯满盈,人民发指。”所谓“二次革命”毛躁,很快失败,柏文蔚亡命日本。 龚振鹏是安徽北乡县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炮兵科毕业后回安庆讲武堂。辛亥革命时邀集赵云龙等数十亲兵举事,众寡悬殊,被捕下狱,被部属冒死救出。南京光复,范鸿仙在江淮间募集五千余人,交给龚氏掌控。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龚振鹏任安徽陆军第1师第2旅旅长。率部驻扎芜湖。 8月26日夜,陈独秀乘船从安庆潜逃至芜湖。“二次革命”中柏文蔚兵败,原因之一是在芜湖驻军龚振鹏按兵不动。陈独秀来到龚振鹏司令部,问是何居心?龚振鹏下令将陈独秀逮捕入狱。张永正旅长率手枪卫士匆匆赶来。龚振鹏慑于压力,加之接到柏文蔚派人送来要求“刀下留人”的信,陈独秀得以虎口余生。 倪嗣冲是安徽阜阳人,父亲曾在袁世凯家当家庭教师。1899年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倪嗣冲投帖拜见,袁世凯将他收在手下。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委任他为武卫军右翼统领。袁世凯任大总统后,命他拥兵阜阳。1913年6月袁世凯免去柏文蔚皖督职务,北洋军趁势南下,倪嗣冲率兵进入省会安庆,被任命为安徽都督。 倪嗣冲派人查抄陈家大洋房。抄家者马联甲是武进士,手下抢走些古玩字画。倪嗣冲通缉皖省革命党人,陈独秀冠榜首,罪名是“系柏逆文蔚、龚逆振鹏死党,蓄意谋反之要犯”。陈独秀在上海听说这事,哭笑不得,说:“说我是柏文蔚死党,尚有话可说。说我是龚振鹏的死党,真不知从何说起哟。” 7、从《青年杂志》到《新青年》 1915年6月,陈独秀住上海嵩山路吉谊里21号,到上海避难日子不短了,没找到正经事,想起安徽绩溪汪氏兄弟。汪希颜是留日挚友。1902年年方29岁病逝。病逝前给绩溪老家弟弟汪孟邹去信,介绍“皖城志士陈仲甫”,陈独秀因此与汪孟邹结识为友。 1903年,汪孟邹在芜湖码头中长街办科学图书社,挂陈独秀对联:推倒一时豪杰,扩拓万古心胸。经营教课书,且有电灯。刚进入20世纪的中国,用得起电灯的不多。 1922年,陈独秀为《科学图书社20周年纪念册》题词:“20年前,孟邹以毫无商业经验的秀才,跑到芜湖开书店,实是盲目行动,然当时为热烈的革新感情所驱使,居然糊糊涂涂,做到现在状况。我那时也是二十几岁的少年,寄居在科学图书社楼上,做《安徽俗话报》,日夜梦想革新大业,何物臭虫,虽布满吾衣被,亦不自觉。” 辛亥革命后,陈独秀成为安徽都督府秘书长。朋友劝说汪孟邹到都督府谋个差事,也不枉朋友一场。汪孟邹经不住怂恿,到安庆找到陈独秀。陈独秀却沉着脸说:“这里是长局吗?马上会变的。你还是回芜湖卖你的铅笔、墨水、练习簿好。我和烈武(即柏文蔚)说,要他帮点忙,你到上海开个书店,就叫亚东图书馆吧。” 汪孟邹接受陈独秀建议,将汪希颜儿子汪原放召到上海,在福州路惠福里办亚东图书馆。亚东图书馆开办的股本两千元是汪孟邹找亲友筹集的,初期主要经营地图册,后迁到河南路平和里。1914年春翻造房子,迁江西路口的福华里,迁来迁去,离不开狭窄弄堂。 陈独秀劝说汪孟邹将书店迁出弄堂,放出重话:“你要死,只管还缩在弄堂里,你要活,一定要走出弄堂,上大马路。”1919年初,亚东图书馆经济状况渐好,迁至五马路(广东路)棋盘街西首。 亚东图书馆的一个创举不得不说。中国古典小说历来没有标点,有的甚至未分段落。汪原放早有心标点和分段,把打算告诉汪孟邹,汪孟邹却担心书籍销路。没想到陈独秀连声赞扬,把放标点的书给我带回去看看。没几天,陈独秀到亚东进门便说:“看过了,很好,能出。眉批夹注删掉好,读书嘛,要让读者自己去读。” 1920年8月20日,由汪原放标点、分段的《水浒》在亚东图书馆发行。陈独秀和胡适分别作《水浒新叙》和《水浒传考证》。初版时2000部上架便销售一空。加印到4000部。新版《水浒》得到社会各界理解,增强汪原放的信心,陆续标点《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镜花缘》、《水浒续集》、《儿女英雄传》、《老残游记》、《海上花》等。 上海出版业规模相差悬殊。大出版社资本数百万,自办印刷厂,自设编辑和发行机构,职工人数多时达到数千,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中型出版社职工几十到百余人,以文明书局、中国科学图书公司等为代表。职工一二十人或十人以内的只能称小型店。这些小店大多合伙或独资,亚东图书馆是一家小型出版社。 1899年,湖南长沙人陈子沛、陈子寿兄弟与堂兄陈子美结伴东渡日本留学。1901年,陈子美出资在日本东京创办群益书社。1907年,陈氏兄弟在上海福州路惠福里开设群益分社。福州路是上海近代文化出版阵地,空气中都弥漫着书香,有书肆300余家。1912年群益迁至棋盘街(今河南中路)泗泾路口,为朝西双开间门面。自此群益总社遂迁于上海,并在东京和长沙设立分社。 《58人》:中国共产党的缘起-连载12 作 者:冯精志 吴晓平 第一章第7节(续) 50-55页 11月 12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