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追寻》连载(51万字)之二十九
2022年 7月 11 日 第73 — 74 页 第1章 南陈北李:南方陈独秀和北方李大钊 14(续) 汤化龙的膝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叫汤佩松,另一个叫汤佩琳,小哥儿俩打算赴日本求学。汤化龙思忖委托给一个忠厚可信的人关照俩孩子在外的生活和学习,最终选择了李大钊。汤佩松后来成为植物生理学家,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父亲对母亲言:想把佩松托付与李大钊,“请他代为管教。说起来,李大钊还算是我的学生呢。我在天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任教,李大钊就在那里上学。他非常勤奋,文章写得极好;若把孩子交给他,那是一定可以放心的。” 与汤化龙非比寻常的私交公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李大钊的思想言论和政治立场。章士钊曾言:“据吾所知,守常初从汤济武(化龙)孙伯兰(洪伊),谈政臭味,与进步党相近。”二人都重视国家统一与稳定,表现为支持袁世凯,排斥国民党。李大钊也认为,为“震伏群魔,收拾残局”,“惟此枭雄是赖”。 1914年4月,汤化龙主导的《中华》杂志创刊,丁士峄为总编辑,李大钊等为撰稿人。李大钊发表《政治对抗力之养成》,警告袁世凯“自节其无极之势力,容纳于政治正轨内”。 袁世凯却不打算在“政治正轨内”行事。1915年12月,参政院以“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名义上书“劝进”。袁世凯发布命令,承受帝位。中国又要出现一位新皇上,汤化龙赶紧打电报,要李大钊回国参加反袁运动。李大钊哪敢怠慢,不顾学业繁忙,火速回国。汤化龙在上海,听说袁世凯在上海布置了密探,怕遭暗算,有事多托李大钊代为办理。李大钊在上海活动了两星期后返东京。 1916年6月袁世凯逝世,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7月,孙洪伊被任命为教育总长,不久转任内务总长。黎元洪素有宽厚之名,段祺瑞却刚愎自用,自恃北洋宿勋,压根就不把黎元洪当回事,大小事委之于国务秘书长徐树铮。徐树铮恃才傲物,处处越俎代庖,黎元洪忍气吞声,孙洪伊却对此愤愤不平。 孙中山是外省人,哪知内情,一厢情愿,对孙洪伊抱了蛮大希望,致函说:“先生以坚毅卓绝之力,出任其难,可为民国前途贺也。”孙中山打算派胡汉民、廖仲恺入京,同黎元洪、段祺瑞商讨国事,望孙洪伊“届时希为延接,并赐助力。”对此,孙洪伊只有苦笑。 袁世凯在世时认为,欧战是狗咬狗,作战双方都欺负过中国,因此不想掺乎。黎元洪继任后,按照这个调子行事。但段祺瑞从日本借到大笔钱,经过整军备战,气挺粗,组织“参战军”,打算对德宣战。为此。他将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不想打仗的黎元洪施加压力。总统和总理发生矛盾,弄得底下人挺难办。 府院之争的主要角色均与汤化龙有夙谊。汤化龙想出面调停。那时孙洪伊任内务总长,有人挑唆说,汤化龙想为徐树铮弥缝,夺取内务总长。孙洪伊信了这话,对汤化龙憋了一肚子气,迭赴东厂胡同见黎元洪,谮汤化龙已倒向段祺瑞,不要被出卖,汤化龙与孙洪伊不复见往日情谊。最后,北洋老人徐世昌入京调停,各打五十大板,免去孙洪伊内务总长职和徐树铮院秘书长职。孙洪伊任职仅4个多月即被罢免,前往上海。段祺瑞派江朝宗查抄孙洪伊在京住宅,并派刺客尾随到上海,刺客开枪误伤旁人,孙洪伊才得以幸免。 没几天,段祺瑞向日本借款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撤销段祺瑞总理,段祺瑞愤然离京,去北洋军老窝天津,并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的职务,不承认黎元洪的免职。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二人的争斗称府院之争。府院之争不是成熟政治体制中的权利博弈。黎元洪和段祺瑞的摩擦中,已有擦枪走火的危险。而下一步就要退回用枪杆子交涉的时代了。 孙洪伊与汤化龙闹掰了,二位都是李大钊的恩师,让李大钊好生为难。他与孙洪伊的私交近于汤化龙,不肯按汤化龙的意思写文章攻击孙洪伊,引起汤化龙不满。高一涵回忆,汤化龙到京后即联合徐树铮与孙洪伊相抗,迫使李大钊著文反击。李大钊与孙洪伊私交甚厚,直孙而曲汤。汤怒,命人撤去李大钊的论文,李大钊因此去职。 1916年8月15日,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发表《晨钟之使命》、《新生命诞孕之努力》两文。其中《晨钟之使命》一文申明办报的使命,在于唤起民族觉醒,并激励青年急起直追。《晨钟报》是北平民众舆论的一块重要阵地。它的时评栏目张扬积极的民族、民主意识,并以此考量社会新近发生的重大政治性事件。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是明朝人杨继盛的对联。1916年8月20日,《晨钟报》上刊出“铁肩担道义”,而没有刊出后一句“辣手著文章”。9月,李大钊手书“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赠与杨子惠,他是赵纫兰的二姐夫。不难注意到,与杨继盛的原作相比,有一字之改,即是把“辣”字改成了“妙”字。 不久,李大钊感到在《晨钟报》难发挥作用,发表《别泪》一文,流露去意,同时表示汤化龙若能“自崖而返”,那他“纵漂泊天涯,得闻君子忏悔之音讯,转徙穷途之身,仍当求所以效命于君子之前矣。”李大钊在政治立场上与汤化龙分道扬镳,未割断所有联系,而是希冀通过规劝方式使他悬崖勒马。 然而,不久后发生张勋复辟,汤化龙因协助段祺瑞驱张有功,出任内阁内务总长。8月,李大钊发表《辟伪调和》一文,指责汤化龙等缓进派“与官僚武人相结,附敌同攻,助纣为虐,而一而再,不自悛悔,咎固亦居其强半,虽百喙而莫可辞也。”李大钊认为,汤化龙不同于北洋专制势力之流,依附北洋与国民党为敌的做法虽不可取,但最终目的是为实现宪政追求,只是方式运用不当。 汤化龙辞职下野后出国考察。1918年9月,他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和朋友刚走到中华会馆门前,一名男子冲上来,对其腹部、口中各开一枪。凶手是国民党员王昌,被当地警察包围,开枪自杀。 李大钊没能看到汤化龙转变那天。君子和而不同,政治分野没有影响到私人感情。汤化龙灵柩运抵北京时,他到前门火车站迎灵致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