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国家新闻

 
  《百年追寻》连载(51万字)之二十五  
发布时间 2023-06-01

 

 《百年追寻》连载(51万字)之二十五

2022 6      65  67  

1         南陈北李:南方陈独秀和北方李大钊

(续)

 

 

13、从永平府中学堂到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河北卢龙县是永平府治所在地,城外有首阳山。商代的孤竹国君就在这一带,武王灭商,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长久以来,伯夷和叔齐被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县城里有夷齐故里和夷齐井等古迹。在铁路未修通之前,北京至山海关的大道从这里经过。光绪以来,随着附近煤矿的开掘以及铁路的开发,这个县成为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的地方。

早先,卢龙县最像样的学校是敬胜书院,建于1747年(乾隆十二年)。忽忽悠悠走完一个半世纪。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廷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光绪帝颁发《直隶中学堂暂行章程》,随即通令各州府将书院改为学堂。10月,敬胜书院改为永平府中学堂,是永平府所属七州县(滦州、卢龙、昌黎迁安、抚宁、临榆、乐亭)招生最早的中学校,学制5年。初期配校监督一人,堂长一人,庶务主任一人,教习若干人,还有堂役。所授课程分为中西两学。中学四科位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西学有英文、算学、地学、外国史、格致学、外国浅近政治学和体操。

永平府中学堂兴办的头两三年,科举制度尚未废止,仍以学堂为造就举子之途,虽然引入少量西学课程,而教授内容依旧以中学为重。学堂严格聘用教师,中文教员多为举人,亦有贡生;西文教员多为大学堂毕业生。学堂也曾延聘社会贤达任教。

永平府中学堂坐落在卢龙县牌楼街。建校伊始,就有很大的优惠条件,校舍有三所,分作讲堂、监督室、教习室、账房、伙房和学生宿舍。经费开支从府署随用随领,实报实销,监督和教习等人员的薪金以及学生的书籍纸笔、伙食、操衣等项均系官费。

永平府位于乐亭县北面偏西,两地相距约60公里。李大钊入学那年,依照清廷颁布的《中学堂章程》,直隶总督袁世凯通令各中学堂所需经费,皆由各县房契税项下拨充,使得永平府中学堂的经费来源较以前充足,也使得学员缴纳的学杂费比以前略减。

李大钊学习之余,和同学们走出校堂,登上古永平府西城墙门楼,城下有千年码头、防洪西堤、古漕运河道;引颈远眺滦河与青龙河汇合处,搜寻当年飞将军李广箭射猛虎的虎头石。平日里,他挑灯夜读,连上厕所也要带本书翻几页。很快,他就在同届学生中崭露头角。

废除科举阻断了读书人通过科考进入仕途的道路,学子从读书做官的迷梦中惊醒。李大钊与比他高两届的蒋卫平成为朋友。此人“少有大志,慕班超、马志尼之为人,顾念时艰,慨然以天民先觉为己任”。不久,蒋卫平转到保定陆军速成中学,毕业后遍游东北、内蒙,誉为“关外大侠”,调查帝俄边界时被俄人逮捕杀害。李大钊闻讯,写下《哭蒋卫平》诗三首。与蒋卫平的接触,他开始认识国家的危局,朦胧的反清复汉意识和最初的反专制意识大抵产生于此时。

从这时起,李大钊开始考虑国家发展的大趋势。传统经典中“治国平天下”、“救民于水火”的意识有了现实的着眼点。他的性格、年龄和所受的教育,使得他很难像蒋卫平那样投考军事学堂,而对知识的兴趣和传统格物穷理、修齐治平的立世模式,他倾向于选择“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的道路。

癸卯学制是废除科举后第一个颁布施行的新式学制,规定学堂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制年限较长。

按照癸卯学制的规定,李大钊应在永平府立中学堂修业5年。卢龙虽然不落后,但是比起天津和北京还差一截。李大钊在这儿读了两年,“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1907年夏,他乘暑假之便,赴天津投考新学校。

当时天津有北洋军医学堂、长芦银行专修所和北洋法政学堂三个学校在招生。李大钊对学医不感兴趣,想入法政,因为那里可以满足他“深研政理”的需要。但为把握起见,他同时也报考了银行专修所。结果两考皆中。他如愿以偿,进入法政学堂。

1927年,李大钊被捕后,在《狱中自述》中追溯了报考北洋法政学堂时的考虑:“其时有三种学校正在招考:一系北洋军医学校,一系长芦银行专修所,一系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军医非我所喜,银行亦违我素愿,故皆决然弃之,而入法政。是校为袁世凯所创设,收录全国人士,规模颇大。钊在该校肆业,习法政诸学及英日语言。随政治知识之日进,而再建中国之思潮,亦日益腾高。”

中日甲午战争首战在朝鲜,袁世凯是大清在朝鲜的第一把手,对日本的长处有刻骨铭心的认识。他认为日本比大清强就强在法政建设上。实行立宪需法政人才。他设置考验处、课吏馆、幕僚学堂、吏胥学堂,培训在职与后补官、幕、佐乃至佐杂人员。他派官绅赴日本考察学习,设立宪政研究会,以天津为试点,创办自治局、议事会,设立自治研究所,吸收阅历较多、德高望重的士绅入所听讲。这就是后来北洋法政学堂设有简易速成科“职班”与“绅班”的由来。

为试办正规法政学堂,袁世凯在保定创办直隶法政学堂,吸取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安徽乃至东三省学子入校。该学堂定预科半年、正科一年半的两年修业期限,很难达到造就法政通才的教育目的,他不得不另起炉灶,参考派赴日本考察的阎凤阁、梁志宸等人的意见,仿照日本法政学堂定制,在天津另行筹办法政学堂。

 

(续)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