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公司动态

 
  《平"语"近人》第11集:敢教日月换新天  
发布时间 2021-03-02

 

《平""近人》第11:敢教日月换新天

 

2021030205:17 | 来源:光明日报

 

本集主题

 

“奋斗”,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强调的核心命题,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继续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将“奋斗”作为节目主题,能够起到凝聚情感、凝聚共识,焕发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播效果。

 

第一部分:为什么而奋斗

 

主持人康辉:

 

学习思想,领悟经典,感受平语近人。欢迎您收看《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我是主持人康辉。首先,欢迎今天来到节目现场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所有朋友们,大家好!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今天这期节目的主题是“奋斗”。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不懈的奋斗,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空前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奋斗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奋斗”。在这些谈“奋斗”的讲话论述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不少历史掌故和名言警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习近平喜欢的典故,来进一步学习领会奋斗幸福观的深刻含义。

 

现在,我们有请本期节目的思想解读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振峰教授为大家讲解。

 

思想解读人韩振峰: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一块儿聊聊关于“奋斗”这个话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过关于“奋斗”的动员令。他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

 

“奋斗”一词,可以说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有讲话当中运用最多的词汇之一。比如,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他就29次提到过“奋斗”。在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当中,他26次提到过“奋斗”。在二○二○年新年贺词的讲话当中,总书记不仅多次提到“奋斗”这个词,而且提出了“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这样一个豪迈誓言。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的金句,大家还知道哪些?

 

观众一: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使命在肩,奋斗有我。

 

观众二: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观众三:

 

撸起袖子加油干;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思想解读人韩振峰:

 

大家说得都非常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的论述确实非常多,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多次论述过“奋斗”。那么,今天我们就“奋斗”这个话题,分三个方面和大家一块儿交流交流。第一,为谁而奋斗;第二,奋斗精神来源于哪里;第三,怎样去奋斗。接下来,我们讲讲为谁而奋斗。我们共同看一段短片。

 

总书记原音短片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主持人康辉:

 

刚刚我们听到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71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的。在讲话中,他激励全党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讲话中,总书记引用了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屈原《离骚》当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现在,我们有请本期节目的经典释义人,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为我们讲一讲,这一千古名句是如何在新时代继续激励所有奋斗者的。

 

经典释义人郦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总书记引用的这句话可谓是解读我们中国人奋斗精神和坚韧品质的最好的一句千古名言。我们都知道,这句名言来自于屈原的《离骚》。《离骚》是中国历史上千古不朽的名篇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抒情诗。它集中体现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美政思想。

 

屈原重视法治,他主张“循绳墨而不颇”。他重视人才,主张“举贤而授能”。他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所以他说:“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他更重视、更强调对真理的追求以及人生的不懈奋斗,所以他才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尤其是这句上下求索的名言,自古及今,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比如说,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个成语——闻鸡起舞。闻鸡起舞的典故出自于《晋书》,它说的是我们都很熟悉的祖逖的故事。祖逖是一个胸怀坦荡、素有大志之人。24岁的时候,祖逖和他幼年的好友刘琨一起任司州主簿。他和刘琨的关系那是非常的好,两个人常常并床而卧、同被而眠。不仅如此,他们还拥有共同的理想和操守,那就是建功立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有一天晚上,祖逖睡到半夜,突然听到外面有鸡叫声,他就把刘琨给踹醒,说:“你听到鸡叫声吗?”刘琨这时候懵懵懂懂,说:“半夜鸡叫不太吉利吧?”祖逖却说:“此非恶声也。”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是老天爷在提醒我们、在激励我们要立志奋发。于是,他和刘琨约定,此后每天半夜听到鸡叫声就起来舞剑。

 

从此,剑光飞舞,剑声铿锵,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因为这种坚持,因为这种不懈的努力,后来,他们都成就为文武全才的人才,既能提笔安天下,又能上马定乾坤。祖逖后来立志北伐,击楫中流,此后被朝廷追封为“车骑将军”。而刘琨也终任大将军、都督并州、冀州、幽州三州军事,在乱世之中一展报国之志。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囊萤映雪、立志苦读的知识分子,到闻鸡起舞、立志报国的英雄壮士,从悬梁刺股到卧薪尝胆,从锲而不舍到水滴石穿,伟大的奋斗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一种历史的禀赋。正是这种精神的自觉与不悔,让求索具有了永恒的魅力,让奋斗具有了永恒的动力。

 

思想解读人韩振峰:

 

感谢郦波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解。

 

一般来说,奋斗就是一个人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不断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过程。我们改造自然界需要奋斗,改造社会需要奋斗,改变人的命运同样需要奋斗。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究竟应该为谁而奋斗呢?

 

第一,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习近平同志在20121115号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当天,他在会见中外记者的时候就讲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人生历程是对奋斗精神的最好的诠释。1969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梁家河插队,开始了他7年的知青岁月。在这里,他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先后渡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为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做了许多实事、好事。习近平在回顾这段难忘岁月时说过:“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这个坚定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就是为老百姓做事,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再次回到陕西梁家河,看望那里的父老乡亲。

 

字幕: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梁家河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同期声:“人丁兴旺啊!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我心情是很激动的。人生,我的第一步迈出来,就是到咱们梁家河,在这里选择了我的道路。我从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思想解读人韩振峰:

 

一直以来,习近平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自己的奋斗理想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第二,为人生幸福而奋斗。

 

2020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用这样一句话激励广大青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要靠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为那些战斗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普通奋斗者、建设者们点赞。他们包括: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脱贫事业的“最美奋斗者”黄文秀,用自己身体保护战友的“排雷英雄”杜富国,无数次为祖国争得荣誉的中国女排,还包括那些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和普通出租车司机等等。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以努力奋斗成就了人生幸福。

 

第三,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这是奋斗的最高境界,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历史使命。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的时候曾经这样说过,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要我们精诚团结、共同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接下来,我们讲讲第二个问题:奋斗精神来源于哪里?我们共同看一段短片。

 

第二部分:奋斗精神来自哪里

 

总书记原音短片二:

 

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经典释义人郦波: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他引用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出自于毛主席诗词中的名篇《七律·到韶山》。这首诗应该作于19596月。

 

韶山又名韶山冲,在湖南湘潭西北45公里,那是毛主席的故乡。据《毛泽东年谱》记载,自毛主席1911年离开韶山,到他197699日离开人世,其间总共回过韶山8次。

 

195962527日,算起来应该是他第7次回到故乡,离上一次19271月他回到故乡,算一算整整32年,所以他才说“故园三十二年前”。

 

19251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故乡,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韶山支部,并组建了农民学会。19271月,在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期间,他又回到了故乡。但那一次离开之后,不久就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64127日,应《毛主席诗词》英译者的要求,毛主席口头解答了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他说,“咒逝川”“三十二年前”,指大革命失败,反动派镇压了革命,所以才有接下来的颈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这一联是全诗的重点,意义非常深刻。它首先是对韶山、对湖南、对神州大地上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讴歌,更是对艰难革命历程中所有为国捐躯的烈士的赞颂。因为受到残酷的镇压,所以当然会有很多革命志士牺牲。但是,革命却永远不会因此停止,而且一定会遵循压迫愈甚、反抗愈烈的规律发展。最终,经历不懈的奋斗、流血和牺牲,才迎来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

 

这里的“敢”这个字,正体现了一种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换”这个字,则体现了人民改天换地、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壮举。而“敢”与“换”的主体,也就是无私无畏、奋斗不息的人民,也就是夕烟下的遍地英雄。他们才是精神最为富足之人,才是最懂得幸福、最值得幸福的人。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