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国家新闻

 
  连载(五 十七 ):董事冯总所著《襁褓里的中国》  
发布时间 2020-02-12

 

连载(五 十七 ):董事冯总所著《襁褓里的中国》

 

22

20202 12  232 — 237 

 

在西安,我参观过半坡遗址博物馆,博物馆的院子里有个不大不小的水池子,池中的小山上塑有汲水少女形象:腕戴陶环,身着麻布裙衫,手中提着一只半坡类型尖底瓶,作欲汲水状。

王仁湘对仰韶文化有较深研究,他将尖底瓶视为能表现出“特别的力学特征”之汲水器。说:“尖底瓶的意义主要可能还不在于它是一种欹器,不在于它在汲水时表现出的特别的力学特征,而主要在于它的小口,可以保存盛水不致蒸发或荡溢,这是干旱少水地区的特有水器,它分布的范围最能说明问题。尖底瓶的起源并不清楚,虽然在零口文化中见到小口瓶,它能否演变为后来的尖底瓶,现在也还没有定论。”

看来对尖底瓶的认识已成定论。考古界、科技界、教育界,无论是专门的研究性著述或普及读物,介绍仰韶文化尖底瓶为汲水器乃至具有特别的“力学特征”“重心原理”,能汲满水不会溢出。

但是实验表明,尖底瓶很难成为汲水器。1988年半坡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对馆藏的一批半坡类型尖底瓶(其中包括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出土的尖底瓶)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半坡类型绝大部分尖底瓶因盛水后重心高于瓶耳而倾覆,因此不能用来自动汲水”。

1989年,半坡博物馆研究人员与北京大学力学系合作,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半坡博物馆7个样品尖底瓶仿真实验,同时还对一个石膏模型瓶做了数值模拟和实测,验证这种方法和程序的可靠性。试验人员把尖底瓶放到水上后,因上部粗重,开始时,能够自动灌水,灌到一半时,重心下移,口部又自动地翘出水面,因而无法自动把水灌满。而且双系系绳提抬满瓶水时,同样会因为重心在上部而倾倒。石膏模型瓶实验及数值模拟仿真实验结果一致,即:“模型瓶空提起状态为底朝上倾斜,注水适中时,瓶底朝下,注水较多时,瓶底又朝上,水倒出。”

对7个尖底瓶和一个模型瓶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瓶具有“虚则倒斜、中则正、满而覆”性能,两个瓶有“虚则正斜、中则正、满而覆”性能,只有一个瓶具有“满而不覆”的性能。但能做到“满而不覆”的尖底瓶制作时讨了个巧,此瓶双耳位置明显比其他瓶的双耳高。

试验人员的结论是:7个陶瓶是有代表性的,基本反映了半坡类型尖底瓶的特性。数值模拟表明,多数瓶入水后会自动倾倒至水平状态而进水,但由于满而覆的性质,不能达到自动汲水的功能。半坡类型尖底瓶大部分盛半瓶水,提携穿系双耳的绳索才不致倾倒出瓶中的液体。这个事实表明,尖底瓶不可能是一种生活中实用的汲水器、盛水器。

半坡博物馆和北大的实验否定了尖底瓶为汲水器这种流行说法,却并未说明尖底瓶到底是什么器物,仰韶先民制作尖底瓶到底有啥用。那么,尖底瓶到底因何而产生,有什么用处,如何给它定性呢?

王先胜等认为尖底瓶是礼器,理由是:一是大部分尖底瓶都只能盛装半瓶或少量液体才能正常提携,证明尖底瓶的设计和制作不是从生产或生活实用的角度考虑的,盛的水或酒具有象征性、礼节性。二是尖底瓶盛装液体后不能随便置于平地,不是从生产、生活角度考虑的,使用者必须始终用手掌握,这种强制性设计暗含着尖底瓶使用状态中的严肃性,可能与宗教、礼仪相关。三是半坡类型尖底瓶是壶罐口,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是双唇口,壶罐口是“瓶上加瓶”,即口部做成很小的壶、罐或瓶、杯形状;双唇口是“口中套口”,即将口唇部做成一小一大内外相套的样式,这些也都不是从生产或生活实用角度考虑的,恰恰与繁文缛节的礼仪需要相吻合。四是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有较大比例的尖底瓶无耳,不仅与系绳汲水无缘,而且盛装液体后须抱在手中,这种强制性的要求也证明尖底瓶不是一般的水器,而应与礼仪相关。

关于尖底瓶用途,还有祭器、酒器、魂瓶、葬具诸种说法。苏秉琦认为“小口尖底瓶未必都是汲水器。甲骨文中的酉字有的就是尖底瓶象形。由它组成的会意字如尊、奠,其中所装的不应是日常饮用的水,甚至不是日常饮用的酒,而应是礼仪、祭祀用酒。”

据王仁湘的说法,尖底瓶分布范围大体为干旱少水地区,使用很可能主要与祭天、祈雨活动有关。尖底瓶的形制和功能强制性要求使用者只能少量盛水,与原始巫术活动、思维方式吻合。弗雷泽所谓“交感巫术”,通过神秘交感作用,以少量人间之水招引天上大量降雨,这可能是仰韶先民在缺水、干旱时节所施行的巫术活动。

仰韶墓葬中发现不少尖底瓶。墓葬中的尖底瓶代表了什么?朱兴国持魂瓶说,“尖底瓶多出土于墓葬而在居住遗址中极少出现,这点值得关注。尖底瓶取象于果核,酉字取象尖底瓶,尖底瓶和酉字的含义是由果核这种物象的象征含义所决定的。由酉字和奠字的字义可知,古人把取象于果核的尖底瓶应用于墓葬,是希望尖底瓶能够像果核那样,凝聚起旧一轮生命的魂,孕育出新一轮生命,使生命轮回不息。”

后来尖底瓶成为欹器,利用重心调节平衡,空时倾斜,盛水过半时直立,盛满就倒。《荀子》中有《宥坐》,记载孔子初观欹器情景。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尖底瓶空着时重心在横轴上一点,向一方倾倒;适度注水,重心移到器底,它由歪变正。继续注水,重心上移,就会翻倒。人们从这一现象中得到启发,将其置于案头,赋予其新的职能,称“宥坐之器”,取名欹器,以起劝诫作用。

上述诸说似乎都有道理,却都没有关照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情况。礼器或祭器之说看着有道理,但得在文字产生后才能做出如此文字推论;魂瓶说拐了个弯,而仰韶人考虑问题直来直去,不会绕这样一个弯;葬具说天生不足,尽管墓葬里大量出现尖底瓶,却没有回答尖底瓶为什么要放在墓里;酒器说没意思,尖底瓶形状本来就既可盛水也可盛酒;欹器说是春秋后的事,在仰韶初民那里,不需要这类“座右铭”。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带国家民委民族博物馆筹备组的摄制组在贵州铜仁地区拍摄一部大型纪录片,目的是抢救仅存的原始宗教遗迹。那次赶着鸭子上架,居然由我这外行担任这部大型纪录片的编导。其实,我从来就没有学过一天的导演,完全不知道这个行当有何等门道,却认准了一条:西方国家的大型纪录片是用画面代替文字的影视论文,用画面展现本应用文字抒发的内容,于是就硬着头皮上阵了。

拍摄傩表演的摄影师,名为曹中南,是民族博物馆筹备组从中央气象局影像中心临时聘请的,老曹不仅眼光好,而且画面感觉好,手法娴熟。拍摄傩术,随意移动机位有作假之嫌,不能让观众信服。在有些场合,我请老曹务必保持机位不动,一跟到底。

这部片子拍摄完成后,总共编辑出10集,我随口定下的片名为《巫傩》,没有在电视台播出,面向社会发行。

拍摄这部大型纪录片时,我亲眼看到傩术的神奇,能完成匪夷所思的行为,或者说是今人完全不可能想象的起死回生之术。

一次表演中,一位傩师傅把一只刚从村子里买来的大公鸡按在一根木柱子上,接着掏出一根大号钉子(事后摄制组量了钉子,20厘米长,直径在0.5厘米以上),抡起一把大锤子,哐哐哐几下,把钉子通过鸡头钉在柱子上。不消说,大公鸡当时就死了,挂在柱子上。随即,傩师傅递给我一把大钳子,让我把大钉子从鸡头那儿拔下来。我心里犯硌硬,不想动手,而傩师傅为了表明演出的真实性,一定要让本片编导亲自动手,我没法了,只能照着做,而后把死公鸡扔在地上。随即,两位傩师傅蹲下,围着死去的公鸡嘟嘟囔囔念咒语,配合做出各种复杂手势。很多原始宗教相信,通过特定手势可与神灵沟通(巫舞中的群体肢体语言,很可能就是这种神灵观念的延伸)。不大会儿,奇迹发生了,那只刚被杀死的大公鸡居然猛然间睁开眼,迅速地眨巴眨巴,接着,就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刹那间,摄制组的人全傻了,瞠目结舌的。傩师傅随即撒出一把米,那只大公鸡紧着啄米,吃得还挺欢实。摄制组的一个小伙子一把抓住那只大公鸡,我们凑过去仔细检查,在鸡头上居然找不到钉子眼儿了。这一法术是我们亲眼所见,属于用科学原理根本就无法解释的巫术,是“前科学”成果,因与本书无关,就不说了。

有必要说说我在拍摄活动中听到的几句有些点拨作用的话。一次拍摄傩戏,正式表演前有个小过场节目,一个男的一边哼哼呀呀唱着,一边拿着根棍子,追赶一个“女人”(女人不允许参加傩戏演出,傩戏中的女性角色为男扮女装),“女人”拿着个箩筐,被撵得满场乱跑。那时,铜仁地区的文化局局长老潘站在我身边,我看不懂,问老潘:这是什么意思?老潘说,粗木棍代表了男性生殖器,箩筐代表着女性生殖器,最后是粗木棍插进箩筐。我有些惊愕,说这种东西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老潘反问一句,人类就是这么传宗接代的,怎么不能表演?话说到这儿,我不再说话了。老潘接着说,你们来自北京,尽可以说这是淫秽,而我们当地人却不这么看,群众自娱自乐,不会有不良教化作用。我就敢说,这里的人纯净,性犯罪比你们大城市里少得多。

我之所以插上亲眼所见的这段傩文化,目的在于说明,生殖崇拜在中国上古非常盛行,而且至今不绝,在少数民族地区仍然留有遗风。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对于性这种事儿,初民比现代人想得开。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通过性生活可以怀孩子,孩子出生并长大后,男孩儿可以参加狩猎活动,女孩儿可以下地种庄稼,男孩儿和女孩儿不仅为仰韶村创造财富,而且可以再生孩儿。在仰韶人那里,不仅把性生活视为人口繁衍的唯一途径,同时视为发展生产力的一种基本手段。正是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他们对于性事丝毫不感到羞涩。

1973年,考古人员在青海大通挖出些碎陶片。经过拼接,复原出一件彩陶盆。盆中绘有一个一个人环绕一圈,手拉手,像在跳舞,剪纸匠人说,规整对称的图案和今天所见的剪纸中连手小人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据碳-14考古测定,这件彩陶作品距今有5000年。彩陶纹饰,或写实或抽象,这件是信手涂鸦还是文明萌芽呢?如果说彩陶上围成一圈类似剪纸小人的连续图案表现人们手拉着手舞蹈场面,为什么所绘之物又如此抽象,似人非人,倒像是蛙类等动物?

其实,这件彩陶上所绘的并不是什么仰韶人在跳集体舞,而是绘的一个集体活动场面,而这个集体活动是在祭神。引人注目的是,所绘小人的下身多出了一笔,而且挺明显。显然,绘图者着意突出男性生殖器。上古的祭祀仪式通常为表达某种祈愿,祈求神灵保佑氏族的繁衍生息。而生殖,无论是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还是从人类早期的基本生理需求上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祭祀主题。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提出原始民族思维和行为法则的“交感巫术”。他用大量案例证明,原始部落往往拥有共同信念,尽管仪式名称和样式有所差异,却使用完全相同的“语法”。生殖崇拜不独中国有,而且在史前社会普遍发生,世界其他地方也有。

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思想是沿着为男人支配权铺路的道路发展的。随着人类开始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男人在生育上的作用日益重要。男人决定生育,是人类的一重要革命。男人牵制女人,有什么比阴茎更有效达成目的?男人聪明地将阴茎转化成金石般坚固的物质,生命的泉源是阳具,而不是子宫。阳具以一种新的信仰形式诞生了,自新石器时代,约在1万年前,阳具便以醒目尺寸出现。在伊希斯女神的神话里,女神下令在她位于底比斯,埃及古都的神殿前竖立奥塞利斯的木制阳具。崇拜阳具最热情的国家是印度。按照其神话诠释者所坚持的,在那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阳具,湿婆神的神圣之鞭。

仰韶彩陶的纹饰中,有一种被称为“阴纹”。乍看,似树叶,如果从阴影对比关系考察,会发现描绘的其实是女性的阴部,因此被称为“阴纹”。“阴纹”有的非常写实,有的则非常抽象,远古先民以这样直白的纹饰来表达心中的信仰,着实令今人感到不可思议。这种纹饰在甘肃出土的双耳彩陶杯和高低耳彩陶杯上都有出现。可见仰韶初民对于性事毫无羞涩感,把性事工具堂而皇之地陈列出来。

“在仰韶文明中,当陶祖成为人们崇拜的图腾,当墓葬等级分化明显,父系社会的文明显而易见地来到了中原地区。”许顺湛如是说。这种说法来自上世纪50年代,那时仰韶文化出土物不多,研究过程比较简单。至今看来,那时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实属不易。

我总感到,初民考虑问题没那么多弯弯绕,往往就是一根筋,制作个与男性生殖器形状差不多的陶器,细长,顶上有个出水的小口,有了这个东西并祭拜这个东西,有利于繁衍后代。这就是尖底瓶的由来。

事到如今,不难想象出仰韶人的基本推论,男人生殖器是催发新生命的唯一来源。所以仰韶人通过烧窑,制造出形似男性生殖器的尖底瓶,不仅平时对着它祈祷多子多福,而且死后放入墓葬。为什么仰韶初民的墓葬里会大量出现尖底瓶?是因为有生育或再生涵义,用能够催发生命的对象的仿真物,祈愿死者的再生。

 

 

连载(五 十七 ):董事冯总所著《襁褓里的中国》

22

20202 12     232    237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