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董事冯总所著《铸剑》连载之(一)
第 一章
2019年11月 8日 第3- 5页
中国早期兵工极简史(1862—1936)
旧时铁匠铺的标准设备是个火炉,炉边架着个风箱,小工呼哧呼哧地拉风箱,炉膛内火苗直蹿,铁匠挂着条脏兮兮的皮围裙,守在铁砧前,抡大铁锤,乒乒乓乓地打造铁刀铁枪。这是手工业阶段的“兵工”。本书说的不是这个,而是说机器生产兵器之事。
如今所说的军事工业,包括核工业、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舰船制造等等,兵器制造属于军事工业的一部分,指的是枪炮弹药等常规武器的制造。在本书的前头,先极简略地回顾从清末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中国兵工概况,进入正文后不再逐一交代。
上篇:清末兵工事业概览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不仅文明发凡早,而且国民经济总产值高的惊人,尽管古代没有GDP统计,但海外有个估计,乾隆年间,大清国的GDP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比例数字远高于如今。
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国王派马戛尔尼伯爵带领使团出使大清国。马戛尔尼一行到京师后晋谒乾隆皇帝。谈话中,乾隆皇帝否决了马戛尔尼提出的通商要求。马嘎尔尼带来一些英国拿得出手的物品,包括110门炮舰模型、几门战炮、钟表、地球仪、蒸汽机、织布机等。对这些洋玩意儿,乾隆皇帝及臣属都没有正经看一眼,就用“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把他们打发回了英格兰。
半个世纪后,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大清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被打得丢盔卸甲、灰头土脸的,傲气却不曾折损,从官员到读书人普遍认为,国人不如洋人之处,仅仅是器械制造而已。同时认为,只要师夷之长技,就可与洋人抗衡,以至对制度、教育、基础科研、民智启蒙等,统统没有考虑。
北京西城柳荫街有一座前清最大的王府,先后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入住,得名恭王府。奕訢是道光皇帝第六子,咸丰皇帝异母弟,清末皇族中,就数此人有头脑。1862年,他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把制造武器作为实现自强的第一步。同治皇帝于11月发布上谕,要求各通商口岸学习“洋人制造各项火器之法,务须得其密传,能利攻剿,以为自强之计。”上层从此开始学习制造西方武器以求强,此即洋务运动。
朝廷里,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是恭亲王奕訢,地方大员中,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及后来崛起的张之洞为代表。他们都曾经充任督抚,对西方事务有一定了解。但由于各自的见解不同,对办洋务重点、政策制定等等,各持不同观点。尽管如此,多数厂局的创建,机器采购及制造方向,他们是举足轻重的决策者。
大清那会儿,世界上不存在武器禁运,相反,洋人主动上门兜售武器。国人仿造能力强,工匠照葫芦画瓢地产了几种洋人枪炮。1861年,曾国藩率湘军攻陷安庆,设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办的最早兵工厂。曾造“黄鹄”小轮船一艘,“行驶迟钝,不甚得法”。土法造火轮虽不成功,却是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
马格里(Macartney)是英国人,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陆军第99联队军医,在镇压太平天国的中外混合部队任职。这支队伍受淮军统帅李鸿章的节制。李鸿章目睹西式战法和洋枪炮的威力,酝酿创办兵工厂,马格里写道:我的“第一件事是向他指出,他购买外国军火所付价格过高,买一颗从英国炮船上偷来的普通12磅炮弹要30两银子,买一粒最坏的铜帽要16两银子,即6英镑。我告诉他,欧洲各国都开办工厂造军火。中国也应该建立这样的制造厂。”
李鸿章于1862年底授命刘佐禹和马格里在上海松江城外庙宇办上海洋炮局。他们带领工匠,用粘土造熔化炉,东拼西凑造出些炮弹、药引、炮门纸管自来火,经试用,质量尚可。生产工具除锤子和锉刀,没有机器。想想看,用造古代兵器的土办法对付着生产近代兵器,无论什么时候说起来,这种执着精神都令后人汗颜。
李鸿章从创办伊始,就确立了洋人、国人分别管理的模式。李鸿章“令参将韩殿甲督率中国工匠尽心学习”洋工的技艺,还把“学识深醇,留心西人秘巧”的丁日昌从广东调来,将炮局分为三个分厂,由马格里和刘佐禹共同领导1个分厂,另2个分厂由韩殿甲、丁日昌分别领导,称为“上海三洋炮局”。
1865年,李鸿章由江苏巡抚升任代理两江总督,将上海洋炮局迁至江宁(南京),在聚宝门(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西天寺废墟开办金陵机器制造局(宁局)。次年工程完工。直隶知州刘佐禹担任第一任总办,李鸿章于9月奏请给马格理三品顶戴,聘为督办。开工时有员工役夫、匠目、亲兵约四百人。次年,宁局部分迁往苏州,更名苏州洋炮局,是中国第一家西洋式兵工厂。苏州洋炮局开始用机器造兵器。中国兵器由手工业阶段进入机器工业阶段。
据《续纂江宁府志》载,金陵机器制造局的房屋都仿造外国式样建造,机器从国外采购,初创时设机器厂、翻砂厂、熟铁厂和木作厂,制造开花炸弹、洋枪、抬枪、铜帽等军用产品,解决淮军及江苏省的留防勇营(防军)的武器使用,制造局还雇了洋匠师傅督造。曾国荃曾称赞局里“制造各机器,皆用火力鼓动机轮,备极工巧。其中如造洋火铜帽,锯大木如切豆腐,二者尤为神奇”。
1869年,宁局造出多种口径的前膛炮、炮弹及炮车和枪弹。1870年7月,在通济门外神木庵旧址建火箭分局。9月,在九龙桥建火药局,后被焚。1874年为筹设江防,设乌龙山机器局。两江总督李宗羲饬造水雷数十座,三尺喷筒,用火药发射的火箭1000支。
马格里毕竟是位军医,不懂枪炮制造技术,却负责监造68磅大炮。1875年1月在大沽炮台试放,2门炮身炸裂,当场炸死了士兵7人,马格里又试放南炮台的一门,同样爆炸,好在没伤人。由于马格里不肯认错,李鸿章将其撤职。其余4门均成废铁。
李鸿章这个人头脑活泛,按照“练兵以制器为先”的思路,几乎白手起家建起了一批军工企业。洋务运动四大兵工厂分别是江南制造局(1865)、金陵机器制造局(1865)、福建船政局(1866)以及天津机器局(1867),其中的三个由李鸿章一手操办。
金陵制造局是淮军的军火供应基地,后来并入南洋五龙山修造军械局的机器。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是湘军的悍将,说:“查该局所制,如两磅后膛来福,长铜,十管,四管,连珠各种炮位,前后膛各种抬枪,均属西法新式利器,与外洋精致相埒,用之行仗,最为相宜,工料价值,较之购自外洋者,又实减二三成不等。”曾国荃对宁局的产品褒大于贬。实际上,宁局产品质量管理无法统一。
1881年,金陵制造局仿制美式加特林机关炮。11月,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建议设厂制造洋火药。1882年春,由洋匠购买机器,7月开始兴建洋火药厂,建造提硝,提磺,烧炭和药,磨炭,碾磺,碾药等各厂及洋匠住所,局屋,药库,木铁工作等。厂内开发引河,修码头。向英国购得每日生产千磅火药的全套机器。
1884年,金陵制造局仿制成功德国克鲁森式37毫米2磅子后膛炮和美式诺邓飞多管排列机枪,既可以生产劈山炮、24磅子生铁开花炮、12磅子来福铜炮等前膛炮,亦可以生产山炮、十门连珠格林炮、四门神机连珠炮等后膛枪炮,并能配套生产炮弹和炮架。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工匠们日夜赶造枪炮弹药。1884年5月洋火药厂完工,6月法国进攻镇南关。8月法国舰队攻入马尾,福建海军全军覆没。1885年3月,法军进攻镇南关,老将冯子材击败法军,是为镇南关大捷。
1888年,金陵制造局仿制成功马克沁单管机枪(亦称赛电枪),这是中国制成的第一代重机枪。至1896年,十门连珠格林炮、四门神机连珠炮和赛电枪相继停造,遂制造抬枪。
抬枪是中国独有武器,鸦片战争时已装备,分前装滑膛、前装线膛及后装线膛等,结构原理与同类步、马枪相同,是重型鸟枪,长1丈左右,重30多斤。结构与鸟枪完全相同,发射时需要两个人操纵,一人在前充当枪架,将枪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准发射。金陵机器制造局出产的后膛抬枪,作为步兵支援火力,被北洋军大批装备。
甲午战争前,金陵机器制造局的抬枪产量在千支以上。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派兵到朝鲜,朝鲜政府向大清乞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9月15日,日军攻陷平壤。盛宣怀致电张之洞,居然把抬枪作为救急的兵器,称:“此次打仗,惟抬枪能制胜。金陵制造局所造后门抬枪能及远,较快炮得力,乞速饬局多多赶造。每日夜能造几杆?每杆需合价若干?”
1894年,金陵机器制造局建立东子弹厂,采用无烟药装弹,这是制造技术上的一大进步。此时员工发展到1200多人,有个叫唐坤明的工匠设计制造出一种威力大的新式快炮,送大沽炮台。外国技术人员和官员称赞“心灵手巧,胜过洋匠”,报纸称他为“金陵巧匠”。但是,纵然有“巧匠”也没啥用场。1895年1月日军由山东半岛登陆,抄袭威海卫,丁汝昌所部之北洋舰队于港中覆没。
1899年,英国下议院议员贝思福考察金陵机器制造局后说:“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无用的军械。大部分的机器用来制造抬枪。中国官员兴奋地展示仿造毛瑟枪机的后膛抬枪,一个官员告诉我,抬枪子弹可以穿透4寸的木板,他看来既满足又得意,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有类似的武器。看到这些官员和工人们得意地尽心尽力地制造一些无用的军械,实在令人心碎。”
洋务派办的最大近代军事企业为江南制造局,这个机构是怎么来的?有故事。美国人在上海虹口办了个出产洋炮的旗记铁厂,清军镇压太平军时打算用4万两银子收购该厂。美国人坐地起价,非10万两银子不卖。双方谈不拢,一拍两散。1865年6月,苏淞太道丁日昌向李鸿章禀报,旗记铁厂打算出售,过去开价10万两,现只要4万两。报价便宜一大半,定有蹊跷。经打听,原来海关通事唐国华因事收监,旗记铁厂董事郭德炎与同案被革职的张灿,秦吉集资4万两银子买下旗记铁厂,愿以原价卖给朝廷,为唐国华赎罪。
这等好事为何不干?李鸿章果断出手,花了4万两白花花的银子,买下了旗记铁厂。效果究竟怎样?他下令试造十二磅铜制开花炮四尊,开往凤凰山军营试放,效果明显强于国产土炮。当年9月,两江总督李鸿章禀报朝廷成立江南制造局。对唐国华案,奏折中这样开脱:“既情有可愿,报效军需赎罪,亦有成案可援。”
李鸿章另咨总理衙门缓颊,奏名江南制造总局,由南洋、北洋大臣共管,经费来自上海海关厘金,每年约60余万两白银。李鸿章将丁日昌,韩殿甲的原苏州炮局一部分,曾国藩委托容闳在美国纽约向朴得南公司所购百余台机器全部并入江南制造局(简称沪局)。
旗记铁厂原址属美国租界,不仅地方狭小,而且地租死贵。1867年,李鸿章派员在上海城南高昌庙购地70余亩,建汽炉厂、机器厂、熟铁厂、洋枪楼、木工厂、铸铜铁厂、火箭厂、库房、栈房、煤房、文案房,工务厅暨中外工匠居住之室。整利索后,江南制造总局一年可造子弹9万发,地雷200枚,枪支2000支。
1868年7月,江南制造局的第一艘自造轮船下水,“恬吉”号炮舰为木质船身,长185尺,宽27尺,载货600吨,速率9节,装备9门火炮,造价为81400两银子。曾国藩曾经登船试航,称它“坚致灵便”,虽不能与西方舰船相比,但总算是中国自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