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乌兹别克斯坦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19-10-3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塔什干10月31日电 10月31日,在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和世界通讯社网站发表题为《开放合作 共同发展》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这是我作为中国国务院总理首次正式访问乌兹别克斯坦,还将出席在塔什干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停留时间虽短,但我对此访和与会充满期待。
在中国人心目中,乌兹别克斯坦是友好的近邻、合作的伙伴。这种印象源自两国人民根植于历史长河的共同记忆。中国西汉时期的外交使者张骞就曾到过这片土地。此后,中乌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绵延不绝。那时候,长安、塔什干、撒马尔罕就已经是国际化的繁华都市,各国商旅云集。正是由于共同秉持的开放理念,使当时的中乌互通有无,助力彼此实现历史上的辉煌。
这种印象也来自于新时期不断发展的中乌关系。2016年,习近平主席成功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今年,我同阿里波夫总理实现了互访,这在两国历史上还是首次。
今天,开放再一次成为中乌发展振兴的共同关键词。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40多年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不仅造福了中国人民,也给世界的发展带来机遇。我们高兴地看到,乌兹别克斯坦也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全新的局面。
开放是一种勇气。当前,世界形势纷繁复杂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经济和贸易下行压力加大,有人怀疑开放的政策还要不要坚持下去,能不能坚持下去,甚至想“躲进小楼成一统”。古时候的开放,需要跨越数千公里的深山峡谷、大漠戈壁、雪域高原。今天的开放,需要克服一系列的束缚、制约、成见和藩篱,实现自我革新、自我突破。
开放也是重要机遇。固守封闭,发展的空间只是一隅;打开大门,全世界都是合作的舞台。回顾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之所以能够保持总体和平并持续发展,得益于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断深化互利合作,扩大相互开放。有人说,乌兹别克斯坦是“双内陆国”。然而,开放,让这片土地在历史上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开放,也将使这里再次获得海阔天空的发展平台,如同乌兹别克斯坦国徽上的幸福鸟一样展翅高飞。
中方愿同乌方做开放合作的伙伴。我们共同秉持开放的理念,在开放中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发挥彼此优势,深化互利合作,共创共享发展机遇。我们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乌方发展战略更好衔接,打造结构优化、内涵丰富的务实合作新格局。创新产能合作模式,扎实推进相关合作项目,将两国经济互补优势切实转化为合作成果。中方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本着市场化、商业化原则扩大对乌投资合作,也乐见更多乌方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我们欢迎乌方对中国游客实行7天免签证入境政策,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会前来领略乌兹别克斯坦悠久的历史文化、瑰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期待两国间开通更多直航航班,为促进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两国人民之间友好交往的增多,一定能让中乌古老友谊焕发出历久弥新的色彩。
在塔什干期间,我期待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一道,继续弘扬“上海精神”,扩大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也希望与各成员国共同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上合组织同世界的开放合作,共同巩固开放这一当今世界赖以发展繁荣的基础。
只有不断扩大开放,合作与发展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中国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止,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愿同乌兹别克斯坦、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同世界各国携手,继续做开放事业的同行者,更好实现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 徐海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