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国家新闻

 
  连载(四 十四):董事冯总所著《襁褓里的中国》  
发布时间 2019-07-05

 

连载(四 十四):董事冯总所著《襁褓里的中国》

16

20197   5    168— 171 

 

 

仰韶文化以河南西部、陕西渭河流域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到2000年,全国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213处,地理分布以华山为中心,分布省区包括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等;其中,陕西省2040处、甘肃省1040处、山西省1000处、河南省1000处、河北省50处、内蒙古自治区约50处、湖北省23处、宁夏回族自治区7处、青海省3处。也就是说,仰韶文化遗存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湖北的西北部,西到甘肃、青海接壤地带,东至河南东部,纵横数千里。

仰韶文化是农业部族创造的文化,迄今在全部遗址中尚未发现畜牧部族的任何迹象。仰韶时期的农业还属于刀耕火种类型的锄耕农业。用于农耕的工具主要是石斧、石锛、石铲和石镰。这些石制工具在所有仰韶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出土数量之多,居各种生产工具之首。至于仰韶时期的粮食作物,迄今的考古资料表明,主要是小米。

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仰韶文化是涌动的漫漫洪流,展现了中国由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和文化成就,大致经历了早中晚3个历史时期:

早期(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属于中国母系氏族制度繁荣时期的高级阶段,父系氏族制已萌芽,主要包括河南裴李岗文化、西安半坡类型、陕西渭南史家类型及区系年代相当的其他文化类型或遗存。

中期(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属于母系氏族制度向父系氏族制度过渡的时期,主要包括庙底沟类型及区系年代相当的其他文化类型或遗存。中晚期圆形房屋骤减,方形房屋仍有大中小之分,地穴较早期为浅,地面建筑木草结构的房屋数量增多,大型排房或成片房屋已确立。

晚期(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那时家族公社所有制已经发展起来,父系氏族制度和父权制在各地均已确立,主要包括山西夏县的西王村类型、河南荥阳的秦王寨类型、郑州郊区的大河村文化遗址等。

史前史到古代史这段连续性考古史料,只有在黄河中游河南、山西、陕西一带较完整,这个地区物质文化的变化可排成文化序列:首先是以河南裴李岗、陕西老官台等遗址为代表的较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次是仰韶文化,再次是河南龙山文化,再次是山东龙山文化,再次是二里头文化,最后是殷商二里冈和殷墟期文化

仰韶文化从产生、发展到消亡,大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悠悠岁月,分布地域广,形成了复杂的文化内涵,也构成了多种既相近又有区别,既相互联系又貌似分离的文化面貌。

仰韶文化分布区域内存在不同分布范围和文化特征,及具有明晰文化发展序列的文化体系。各文化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发展阶段,各体系间具有地域性和时间差异性,彼此间具有共同因素。因而产生了对划分仰韶文化类型标准问题的不同看法,有的反映了时间性差异,有的则反映出了地域性差异,从而形成错综复杂的局面。

从裴李岗文化层与仰韶文化层的迭压关系,以及裴李岗文化被仰韶文化承袭的现象,证明仰韶文化源于裴李岗文化。仅此一点,就表明裴李岗文化在文明发展史中所占地位何等重要。

裴李岗文化与相邻的冀南磁山文化及关中地区老官台文化关系密切,这3种文化时代相近,文化内涵和文化面貌既有一定共性,又有较大差别,均拥有代表各自文化特征的器物群,既相互影响,又独立发展,北中西交相辉映,共同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原远古文化。

继裴李岗文化之后的仰韶文化,像浩瀚夜空中的繁星点缀在中原。仰韶文化时期处于原始社会和不同族属文化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历经母系氏族社会从繁荣到解体及跨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漫长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从萌芽状态逐渐走向成熟的非常时期。

仰韶文化延续时间长,起到承前启后作用,并对周围地区产生强烈影响。从纵向看,向前源自裴李岗文化,向后又发展成为河南龙山文化;从横向看,在仰韶文化早中期,甘肃马家窑文化、四川大溪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均可找到仰韶文化的因素;而仰韶文化晚期,则更多吸收了东方的和南方的文化影响。

公元前3500年,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等主要文化区的文明化进程均呈现加速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区域聚落出现明显等级分化,一些地区出现由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的大型中心性聚落、若干次级中心聚落和大量一般聚落构成的等级分明的聚落群;中心性聚落出现需要耗费大量劳力的大型公共建筑和随葬特殊用品的大型墓葬。种种证据表明,已经出现可以控制一定地区和大量人口的政治组织以及掌握了世俗和宗教权力的社会上层。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开始相继进入初期文明阶段。

晋、陕、豫交界地带为中心区域的庙底沟类型在其所处的时代,居于领先地位,庙底沟类型彩陶蓬勃扩张,分布范围北过长城、东临大海、南越长江、西至甘肃和青海,成为史前时代第一个繁盛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但是长期以来,因为缺乏考古学证据,对于庙底沟类型的社会结构一直没有明确认识。河南西部的灵宝地区是庙底沟类型的中心地带。目前发现的庙底沟时期大型中心性聚落多聚集于灵宝境内。

在充满生命呢喃的黄河畔,中原先祖在物竞天择的环境中学会了农耕,学会了麻织、制帛,学会了饲养,学会了焙陶,学会了结绳记数以及在陶皿上刻画生活。这是一个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时代,一个手工业生产专门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刀耕、锄耕、犁耕推动着农业的发展,彩陶凝聚着文明的光芒,和谐融合形成最初的华夏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中国文明是从哪里发生的?是单中心还是多中心?是一元还是多元?曾经有过不同看法。现在看来,牛河梁、大地湾、石家河、良渚等都不在中原,中原中心论显然不大符合事实。到龙山时代黄河流域才比较突出,夏商周时代中原的中心地位才逐渐形成。即使如此,它的周围也还有其他青铜文明。因此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过程,乃是一个由多元连接成的相互作用圈逐步演变为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体、并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这是一个具有自身活力的超稳定结构,往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无论从经济或者文化或者民族关系等层面上看,都基本上保持着这一格局,从而保证了中国文明历史延绵不断的发展,成为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一个。

中华文明是一条大河,大河由多种文化聚集,有许多文化分支,每个分支都有源头,也就有多个源头。如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江汉地区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等。但它们都断裂了,有的不知所终。唯有中原文明是一脉相承、脉络清晰、生生不息,流传至今的完整体系。

充分强调中国早期文明多线性、多样性时,断不可低估文明各地区间的共同性、统一性。只有存在共同和统一,各地方文化才作为中国文明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在不同历史时期,多线、多样的地方文化的发展也不平衡。在历史若干关键当口,特定地区会起特殊作用。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都表明,中华民族先人脱离原始的状态而进入文明的门槛,是在中原地区。考虑仰韶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传播的基点,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在大陆地理区中自成体系地多元发展而又多次复合而成的。

 

 

 

 

 

 

 

连载(四 十四):董事冯总所著《襁褓里的中国》

16

20197   5    168— 171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