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四 十一):董事冯总所著《襁褓里的中国》
第16节
2019年6月 日 第159— 161 页
16.纵然“满天星斗”,中原也是轴心区域
河南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平原,豫西多山间盆地和谷地,如伊洛盆地、汝颖谷地、溱淆谷地;太行山以东有林县盆地;嵩山以东是黄河冲积平原,到处是平畴沃野。从小区域观察,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土岗沟壑。初民多生活在靠近河流的岗丘上。这一带,第四纪黄土广泛覆盖,黄河冲积的次生黄土有利于农业发展。据气象学研究,距今2500至8000年的全新世中期,中原和华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得多,粟作农业很可能在这里起源。
河南新郑县位于黄河南岸,双泊河由北向南流过。县城北8公里处有个裴李岗村。20世纪50年代,这儿的农民耕种时,不时挖出些石斧、石铲、石磨盘,农民不把它们当回事,常用作垒鸡舍猪圈,或随处丢弃。1956年秋,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培训班结束后,新郑县文物普查工作开始,在文化馆王正科主持下,分工负责,分片包干。
当年冬季,有人在裴李岗村南一家窑洞院墙上发现一块红色的长约60厘米,宽约30厘米,厚约4厘米,像鞋底形的石头,正面有触磨痕迹。背有左右对称的4个短足,墙缝中还塞着一个断了两截的石棒,长约40厘米,直径约5厘米,两头粗,当中细的形体。
第二天,普查人员按照群众指点来到裴李岗村西的一块台地上,在地西头两块迭差1米多深的土层中看到露着点头的东西,用铁铲一点一点地刨出来一看,和昨天那件东西一模一样,只是比那个完整,还有石铲和陶片。说明这里一定是很早以前人类活动过的地方。
1957年,省文物工作队派裴明相考察,在村西头小沟内地表层发现石铲、石斧和陶片。他和馆长王正科交换意见说:“可能是重要的古文化遗存。这些东西现在在全国还没有见过,要尽快上报,做好保护。”
在所有文物中,最容易保留的应该是磨盘。铁器或铜器时间长了就锈迹斑斑。磨盘是加工的石头,搁多长时间都没事。石磨盘或被滂沱大雨冲出来,或农民犁地时从地下翻出来。有的石磨盘像块长石板,而两头呈圆弧形,像鞋底状。石磨盘用整块的砂岩石磨制而成,正面稍凹,可能是长期使用造成的。
大多石磨盘底部有4个圆柱状的磨盘腿,长70厘米左右,最长者可达1米,宽度一般为20—30厘米。与其配套使用的是石磨棒,长度一般30—40厘米,直径6厘米左右。双泊河东岸7000年以前曾居住过部落团体,过着刀耕火种生活。这处别具一格的原始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首屈一指的裴李岗文化。裴李岗遗址的古老居民在这块辽阔而肥沃的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
1958年春,在漯河市东郊翟庄建设发电厂时,发现许多两端均有舌状刃的石铲、扁圆石斧、石磨棒、红陶三足钵、小口双耳壶、弯月形壶耳等陶片。4月,河南省文物工作队派王与刚等发掘该遗址,发现窖穴和一些石器与陶片,特征与仰韶文化迥然不同。当时处于大跃进时期,资料无暇整理,因此没有将其确定为一种新文化类型。
1977年3月,新郑县文管会马金生从裴李岗带回石斧和小口双耳陶壶各一件,形制特殊,引起赵世纲的兴趣。查出土地点,是西河李村附近常出土石磨盘地点。3月下旬, 赵世纲、崔耕、薛文灿、马金生等再次调查裴李岗遗址, 发现两个灰坑和许多陶片。当地群众捐献石铲、石斧、石磨盘、石磨棒、陶器数十件,据此肯定这是一处重要遗址。
4月1日裴李岗居民送来石磨棒和石磨盘一套,赵世纲他们到达现场时,出土上述器物地点已被挖平,于是在未平整土地地方开挖5个探方,发现墓葬7座,灰坑两个,获石器和陶器等物,未发现石磨盘和磨棒。
赵世纲等在曾出土过石磨盘的地方复查,发现一座残墓,骨架左侧发现有被取走石磨盘、石磨棒遗留的痕迹。他们将原出土的磨盘、磨棒重新放置在这个痕迹上,两者吻合。墓内出土的夹砂红陶筒形罐,与其他墓中所出土同类器物相似。据此判明石磨盘、石磨棒与上述陶器属同一文化的共同体。而这种文化共同体首次发现于裴李岗文化遗址。
嗣后,他们在发掘报告中提出裴李岗遗存是独立于现在所发现的各类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另一种文化,暂名裴李岗文化。根据半坡类型仰韶文化陶器演变趋势,对照裴李岗文化遗存,都在半坡类型早期范围内。
裴李岗遗存陶器全手制,没有慢轮加工痕迹,火候低,比半坡早期原始。初步认为裴李岗文化应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早期早,当在距今6000年前。当时裴李岗遗址的碳-14年代测定未作,半坡类型仰韶文化的碳-14测定数据都还没有进行树轮校正。初步研究发掘材料后,印象是这处遗址的居民主要经营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主要食物来源。
1977年至1982年春,考古工作者对裴李岗进行数次较大规模发掘,出土物表明,这里早先居住着一个氏族,他们在丘陵和台地上,用耒耜、石斧、石铲耕作,种植粟类作物,用石镰收割,用石磨盘、石磨棒加工粟。还种植枣树、核桃树等。裴李岗人已不再过游牧生活,而是有固定居所。他们在丘岗临河处住单间、双开间、三开间或四开间的茅屋。男人耕田、打猎、捕鱼,女人加工粮食、饲养畜禽,还负责带孩子,用鼎之类陶器做饭,用陶纺轮和骨针等制作苎麻一类衣服。
除了生产和居家过日子外,裴李岗人有简单文化生活,例如在龟甲、骨器和石器上契刻符号,用以记事;女人的发髻梳得高,插骨笄,身上佩骨饰和绿松石。他们有公共氏族墓地,小孩死了装在瓮里安葬,成年人死了不分男女,一律头南脚北安葬。这是中原最古老的文明。
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泥质灰陶少见。夹砂陶的陶土属入砂粒和蚌粉,质地松软,吸水性强,造型规整。有的陶器器壁较薄, 器表打磨光滑,陶器多素面。少数夹砂陶器表面饰有蓖点纹、蓖划纹和乳钉纹。晚期陶器上出现细绳纹。器种较少,有三足钵、小口双耳壶、椭圆形罐、勺、筒形罐等。泥质陶钵下附三个锥状足。陶壶数量次于三足钵,陶壶一般为小口、鼓腹。肩部附有半月形双耳。陶罐多为夹砂红陶,可分筒形直壁罐和蓖纹陶罐。另外, 椭圆形圆底钵、带把小陶勺、圈足碗、三足颤形器等都具有明显特点。
陶器的出现是裴李岗人生活转折点,更是原始工匠们手工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象征。尽管他们的制法还是采用较原始的泥条盘筑法。这种露天烧陶的方法并不比今天云南少数民族烧陶的方法原始多少。
裴李岗墓葬遗址在遗址西部,墓葬形制为长方竖穴土坑。一般长两米、宽深约一米。大型墓排列有序,葬式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个别为两人合葬,没有葬具。随葬品一般置死者周围。陶壶多放于头部两侧,磨盘、磨棒多置于腰部,生产工具多置于骨盆附近,三足钵、陶罐等多置于下身两边。获沟北岗墓葬随葬品有的置于壁龛内。随葬品数量最多达24件。常见的随葬品有壶、罐、三足钵、磨盘、磨棒、石铲等。
随葬品有石磨盘和磨棒的,不随葬石铲、石镰、石斧等生产工具。反之亦然。裴李岗遗址发掘114座墓葬,均头南脚北, 都有数量相近的随葬品,说明实行统一埋葬制度, 在原始公有制度下生长了宗教意识的萌芽,墓里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是让灵魂复而再世的象征。
农耕经济为裴李岗人生活的主要来源,改变了远古人类迁徙流动的生活方式。他们以粟为种植对象,至今地层中还遗留有不少粟的碳化颗粒。在生活资料不足的情况下,还要打猎、捕捞、采集和饲养家畜。遗留在遗址里的猪、狗、牛、鹿等动物骨骼和枣、核桃的碳化果核,是他们从事辅助性生产的见证。陶猪头塑像栩栩如生,裴李岗人就是这样天复一天、年复一年地不辍劳作,才创造了古老的历史和文化。
这是一部尚未用文字写成的生活史记。按照惯例,考古学家将这种文化命名为裴李岗文化,年代约在8000年前。也就是说,裴李岗文化在仰韶文化之前产生,比仰韶文化要早一两千年。
可与裴李岗文化比肩的有老官台文化,这个地方位于陕西华县县城西南,渭河支流西沙河东岸。1955年发现,1959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试掘,文化层堆积较薄。老官台文化分布在渭河流域、关中及丹江上游,存于7000年至8000年前。
老官台出土物以陶器为主,陶质多夹砂粗红陶和细泥红陶,还有少量细泥黑陶,偶见细泥白陶。陶色不纯正,多是橘红和砖红色,有相当数量内黑外红陶和褐色陶,火候不高,陶质松脆。皆为手制,器壁薄厚不均匀,纹饰有划纹、绳纹、线纹、附加堆纹、锥刺纹。彩陶仅见三足钵口沿外的朱红色宽带纹。器形有三足罐、三足钵、杯、小口平底鼓腹瓮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宽彩带。
连载(四 十一):董事冯总所著《襁褓里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