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国家新闻

 
  连载(二 十二):董事冯总所著《襁褓里的中国》  
发布时间 2018-11-26

 

连载(二 十二):董事冯总所著《襁褓里的中国》

 

10节  梦的破灭:新疆并非传播彩陶的中转站

 

很难说“新疆说”是安特生主动思考的结果,看起来,更多是在拾人牙慧。安特生去西北前,大英博物馆的郝伯森给过他一个清晰的提示:既然在中国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彩陶,可见这种东西传播之远。照此推理的话,这种东西在中国的新疆也应该有,起码有发现的希望。

1925年,安特生的《甘肃考古记》发表。在文章中,他对之前发表过的观点做了修正,肯定了彩陶及一些农业技术从近东起源,沿新疆、甘肃传入河南,河南仰韶是自成体系的文化。西方的彩陶进入中国,新疆是个过渡地区,或者说是个中转站。

早有学者意识到,近东和中国黄河流域之间完整地横隔着新疆。要解决仰韶文化彩陶的“西来”问题,须对新疆彩陶进行系统研究。对此,安特生颇有同感,“从地理环境上分析,新疆的确是我们最后解决仰韶问题之地。”粗粗拉拉地看,这种说法大面上说得通。不妨打开地图看看,新疆位于中国河南省与安诺遗址、巴比伦之间,的确有充足的条件充当巴比伦文化或安诺文化渗透中原地区的桥梁。

那时,由于从兰州去乌鲁木齐的铁路还没有修建,安特生纵然在兰州和西宁长期逗留,却始终没有去新疆。没有去过新疆,更没有在新疆进行过文物调查,就放言新疆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通道,不得不认为,安特生提出“新疆说”,过于自信了。

中国的考古事业走到这个节点时,考古人员还很稚嫩。安特生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建立在近代考古学基础上,显得有一定科学依据,一经出笼,便在中国史学界引起震动。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极深的学者们对此说法,断然不能接受,但同时也感到,要推翻安特生的观点,最终解决中国文化起源的问题,在材料上还有许多实际困难。

后来这件事的发展有些意思。安特生的“新疆说”并没有受到中国考古人员的驳难。而随着研究持续推进,安特生的臆断越来越缺乏依据了,弄得自己也没意思,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把“新疆说”废弃了。

1943年,安特生出版《中国史前史研究》一书。在这本书中,他再一次修正了过去的看法,得出仰韶彩陶与近东无关的结论,这似乎意味着他彻底改变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观点。

从安特生在1925年信誓旦旦提出新疆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中转站,到1943年安特生主动地放弃“中国文化西来说”,而且不再提什么“新疆说”,这个弯子是怎么转过来的?安特生自己从来就没有阐述过这次大拐弯的原因,而据笔者的看法,安特生这次大拐弯,估计与斯文•赫定等人在新疆的调查有直接关系。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即今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

欧美探险家富于牺牲精神,迷恋的不仅自古所说的西域,而且人迹罕至的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无时无刻在挑逗着他们。19世纪末,英国探险家凯里沿和田河与叶尔羌河汇合处,顺塔里木河干流到罗布泊,成为第一个纵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欧洲人。又有几位西方探险家前仆后继,为探寻进入塔克拉玛干之路做了不懈努力。

1895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后来由于饮用水耗尽,不得不半途而废。但是,他锲而不舍,先后在新疆进行4次探险,1900年进入罗布泊,发现丹丹乌里克古城和古楼兰遗址。楼兰古城被称为“沙漠中的庞贝城”,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重要地位。内地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马、葡萄、珠宝,最早都通过楼兰交易。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国,到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静立在沙漠中。楼兰古城四周墙垣10多处已坍塌,城区呈正方形,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全景旷古凝重。此后俄国、法国、日本、英国、德国的探险队纷至沓来,从新疆带走了大量佛像、壁画、古钱币、舍利盒和木简。

有意思的是,在那阵子,不管是哪国的探险家,深入新疆到了什么地步,都没有在新疆发现过彩陶,只发现过个把的素陶器。新疆的古代陶器究竟稀缺到什么程度,从一件事可略见一斑:

新疆若羌县古时为楼兰国,后来改名为鄯善国,处于丝绸之路的要冲。1928年8月,瑞典探险队队员贝格曼在若羌县瓦石峡发现残剩一半的陶罐,带回了瑞典。50年后,一位叫张平的在瓦石峡找到陶罐的另一半,被新疆博物馆收藏。1992年中国作家王嵘访问瑞典,在瑞典民族博物馆看到贝格曼当年带回的半个陶罐,陈设在玻璃柜里,为掩饰只是半个,下铺黄沙,仿佛是个完整陶罐,从沙中露出半个。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别说古代彩陶,新疆就是完整古代素陶也十分罕见。

上世纪40年代初,安特生突然放弃“中国文化西来说”,而且再也不提新疆是巴比伦陶器进入中国的中转站了。他的认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大转折?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看到了各国探险队在新疆搜寻文物的数据。不说其他国家了,斯文•赫定率领的瑞典探险队在新疆搜寻到不少东西,而就是没有发现完整的古代陶器,以至偶尔找到了半个陶罐,就送回国内,在瑞典民族博物馆陈列展出。

在这种情况下,安特生如果再执拗地坚持仰韶彩陶是从西边传播到中国的,而且是以新疆为中转站的,那就真会要闹出国际笑话了,结果只能是让这位国际知名学者成为国际知名笑柄。安特生显然意识到了这点,知趣地从“中国文化西来说”这块阵地上撤退了。

安特生从学术领域中的这次大撤退,完全正确。因为自打新中国成立后,越来越多考古发现表明,仰韶彩陶不但不是“西来”的,而且仰韶彩陶曾经从中原地区向西边扩张,并且达到新疆。

新中国的考古成果表明,距今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就逐渐向四周扩张,数千年间未曾终止。距今7000年以降,仰韶彩陶进入六盘山两侧。距今5000年,扩展到青海东部,随后西进至祁连山北麓。距今4000年前后,仰韶彩陶现身于新疆哈密。不过,东来的彩陶文化并没有在哈密绿洲驻足,至少在距今3000年前,向西进入吐鲁番盆地,同时沿天山间的山谷和山间通道,进入乌鲁木齐周围,再向西沿着天山北坡的绿色通道,进入伊犁河谷。约在距今2500年前,这支文化继续向西挺进巴尔喀什湖以东,成为这里所谓塞克•乌孙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传播至此,彩陶文化的传播已是强弩之末。前后的汉代,这支源于东方的古老彩陶文化终于被其他文化所取代。

中原彩陶文化西渐过程中,沿途不断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一个又一个新的地方性文化。中原彩陶文化以黄河上游为起点,通过河西走廊,在新疆地区沿着天山山脉这座沟通东西文化的大陆桥西进,终点到达巴尔喀什湖东岸一线,前后历时5000多年。沿途不同的考古文化是黄河文明一波又一波向外扩张的历史缩影。

至此,地处东西方间关键位置的新疆彩陶,面貌逐渐明朗。彩陶之路的发现,使得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文化西来说”终成历史。

中国大陆地形是西北高耸、东南低平,自西向东形成三个落差很大的台阶。西部为第一阶,中部为第二阶,东南部为第三阶,平均海拔从3000至4000米降至200米以下。地理构造使得中国大陆形成面向海洋一侧开放、背向海洋一侧相对封闭的环境。地理格局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决定了中国远古文化具有强烈的土著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经考古学家的努力,在新疆境内,东起哈密、伊吾,南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皮山,西至伊犁河流域的昭苏等地的早期古代遗址和墓葬中,都发现有许多彩陶器。这些彩陶出现的时期,距今3000年左右,较中原地区晚,但延续的时期较长,从新石器时期至金石并用时期,直到西汉时期的古墓中都有发现。

新疆发现的彩陶器,有陶罐、陶壶、陶杯、陶钵和陶盘等,其中多以器身带耳把器具为特征。新疆彩陶色彩的基本格调是在红色陶衣上绘以黑色,也有在橙黄色或白色陶衣上绘以红色的图案花纹。花纹似以三角纹为母题,有实体倒三角纹、大倒三角形的网状纹,或由倒三角形演变而成的涡纹、竖条纹以及平行短纹、树枝纹、弧线纹和水波纹,也有棋盘格纹等。这些多样化的色彩纹饰,反映了新疆原始文化多彩的风貌。新疆出土的彩陶,从器形、图案到制作方法,都与甘肃河西的沙井文化有相近之处,受到了甘肃彩陶文化的影响。

经过多年考古调查,中国史前文化向西部扩散轨迹,梳理得比较清楚了。距今7000年前,老官台文化兴起于渭河上游;距今5000年前,晚期仰韶文化进入青海东部的湟水及黄河沿岸;距今5000年以后,马家窑文化已深入到河西走廊的西端。

考古学借助于体质人类学帮助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大西北甘肃、青海地区,原始居民的体质形态均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而迄今为止所知的欧亚大陆上时代最早、分布位置最东的欧洲人种类型,出自新疆东部罗布泊附近的孔雀河发掘的一批墓葬,年代距今约有3800年,所出土的人骨具有典型的原始欧洲人特征。

 

 

连载(二 十二):董事冯总所著《襁褓里的中国》

10

201811 26    98-- 102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