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之路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整体规划取得的阶段性、世界级的基建成果。粤港澳大湾区的范围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如何理解城市群在引领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又在哪里?思客独家专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专家陈广汉,讲解城市群发展之道。
城市群聚集创新要素
思客:您是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家,如何理解城市群在引领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
陈广汉:改革开放40年,我们逐步形成了很多有代表性的城市群,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沿海三大城市群,包括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群能够聚集高端创新要素,比如创新人才;它有很好的基础设施;有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支撑;此外,在信息交流方面更方便,与国际连接比较容易。这些因素决定了创新的核心在城市群地区。
从中国城市群发展道路来看,实际上它们各具特色。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这里面有历史的沿革,历史上广州就是通商口岸,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和最早的航运,广州都是重要一站;还有时代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珠海成为经济特区,凭借和港澳的区位优势,吸引港澳的资金发展制造业,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让珠三角成为世界重要制造业基地。
在这个过程当中,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实现了很好的优势互补,形成了“前店后厂”模式。香港和澳门提供服务业,从国际市场拿到订单和资金;工厂放置在珠三角,早期主要在深圳、东莞周边地区进行生产加工。这个模式非常有效,它加速了产业分工:一方面推动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转型,从以工业为主转向提供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珠三角特别是广东,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实际上,“前店后厂”模式不仅带动了珠三角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经过这样的发展,本世纪初,特别是2003、2004年,珠三角开始出现“民工荒”,劳动力成本上升,民工出现短缺。那个时候提出经济转型,要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起初政府和学术界在呼喊,企业压力还没有这么大。但随着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不断上升,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增加,企业意识到必须要转型,所以最近几年,珠三角开始出现智能生产和高端产业转移。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目标之一是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非常符合我们的实际,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根据比较优势实现区域分工
思客:粤港澳过去形成的“前店后厂”模式,会不会在当下和未来发生转变?
陈广汉:是的。这个经营模式主要建立在早期香港、澳门与珠三角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基础上,那个时候,中国内地有廉价劳动力、土地;香港、澳门有市场营销能力、资金管理能力,这样就形成了垂直的产业分工。还有一点,中国的开放是从局部走向全部开放,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某些地区开放,比如先开放沿海城市;还有一个是行业开放,比如先开放部分制造业。
这种模式随着内地市场不断开放发生了变化。当前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国外产品都能进来,我们的市场开放,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开放,所以“前店后厂”模式会发生变化。
但我认为,“前店后厂”反映的思想和理念还是有效的。“前店后厂”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根据动态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分工,尊重市场化的原则,和国际开放性接轨。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国际科技中心时,仍然可以用这个核心观念,我们还是要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不搞零和游戏,要整合、协同,在协同过程中开放。我认为这是珠三角的天然优势和看家本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独特制度优势
思客: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陈广汉: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制度因素,我们实行“一国两制”政策,香港和澳门都是单独的关税区。这个特点既不同于国内其他经济区的区域合作,也和国外的经济区都不一样,因为我们是在一个国家内,但又是两种制度安排。它既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为什么是优势?因为“一国两制”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的自由港地位,保证了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这样一个与国际接轨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包括资本要素在内都是自由流动的,对于我们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一制度,香港、澳门就失去特色了。我们现在要进一步开放,要在海南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自贸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但实际上,香港就是当前最好的、最成功的自贸区,和国际完全接轨。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香港、澳门带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
同时我们看到面临着的挑战。我们有时候会感觉:为什么去香港比去国内其他城市的流程更复杂?当前人员、资本、要素的流动都没有那么方便,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整合,就是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整个区域内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当然,完全的自由流动在这个区域内是实行不了的,我们还要保持“一国两制”,发挥制度的优势。我们要研究怎样在坚持“一国两制”的前提下,降低区域要素流动的成本,这叫“发挥一国之长,善用两制之力”。如果把这个文章做好,这个地区未来的发展就可以和其他的经济体不一样。如果从创新驱动来讲,最重要的是创新要素、创新资源自由流动。
我最近看到一个消息,康奈尔大学组织发布2018全球创新指数,中国现在排在第17名,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这里面提出一个概念,以前我们只讲产业集群,现在提出科技集群。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日本的东京-横滨地区与中国的深圳-香港地区分列前两位。这个排名里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国际专利的申请,一个是科学出版物的数量。为排名贡献主要力量的是香港的大学和深圳的高科技企业,可以看到这种组合,未来我们应该保持并充分发挥这种优势。
未来每一个地区都会形成引领发展的城市群
思客: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情况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有一些区域很有活力,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才过来;但还有一些地区对人才等要素的吸引力比较欠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陈广汉:前面我们提到了中国三大沿海城市群。其实就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里面,表现抢眼的也就是在核心地带,比如深圳、广州、珠海、中山、还有周边的东莞这些地区,其他城市人均GDP也只达到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经过最近十多年发展,我也看到迹象,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一些很有活力的城市群,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希望所在。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发展几个好的城市群,比如长沙、郑州、西安都是有实力的地方,有人才,有研究机构,并且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如果多培养几个这样的支点,就可以翘动整个中国经济板块。中西部地区,那么大的国土面积,那么多的人口,大家辛辛苦苦干,要多总结发展经验。当中西部的城市群发展起来了,中国经济从大的区域来讲,才会更加平衡。
在这方面,国家可以进行一些财政上的支持,给这些城市更为宽松的政策。中国城市群发展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全国一盘棋,沿海城市群可以带动中部城市发展,建立一些合作关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推动区域平衡发展。
未来,按照目前国家规划,每一个地区都会形成城市群,由几个核心城市带动,和其他区域形成无缝对接的发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会逐步消失,就像很多发达国家一样,看不出城市和农村明显的边界。教育资源、公共资源能够比较均匀地分布,每一个地区的老百姓,都可以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这也是我对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愿景。
|